题画次顾天锡韵

过雨千峰净,干霄万木稠。

载歌硕人赋,重咏小山幽。

放棹傍红蓼,濯缨临碧流。

嫌他尘俗污,不作五陵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清新画卷。首句“过雨千峰净”,以“过雨”点明了天气变化,雨后的山峰显得格外洁净,展现出一种清新的自然之美。“干霄万木稠”,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林中树木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载歌硕人赋,重咏小山幽”,诗人似乎在山间漫步,边走边唱,吟诵着关于大人物的诗歌,又或是再次咏叹小山的静谧与幽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放棹傍红蓼,濯缨临碧流”,诗人乘船靠近红蓼花旁,洗涤帽缨于清澈的水流之中,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也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嫌他尘俗污,不作五陵游”,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宁愿远离繁华的五陵之地,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体现了其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清新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展现了其高雅的情操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少参李德馨同年次世赏内翰韵

入奏黄金殿,承恩白玉京。

道亨逢运泰,臣直际君明。

方岳专隆宠,才华副盛名。

勤劳悬众望,金紫岂公荣。

三日洪都会,双旌楚水程。

宴开今铁柱,囊挟旧青萍。

庭树翻天籁,檐铃和雨声。

西山朝气爽,南浦晚寒轻。

敢负三生约,叨逢四美并。

留连诗百韵,倾倒夜三更。

密荔闽山美,醇醪采石清。

主人将厚德,客子乃多情。

岐路分南北,心怀若弟兄。

莫因今日别,寒却旧时盟。

形式: 排律

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夜坐感怀四十韵书于彭城御史台时甲辰七月七日也

两出皇华使,重宣圣主仁。

彭城方驻节,柏府暂栖身。

撩我月当午,蒸人暑尚殷。

跏趺一夜坐,感慨百忧新。

起看星河动,寻惊木德迍。

正须云汉续,谁复便宜陈。

锦绣公侯第,艰难岭海滨。

天骄仍北寇,交阯更南邻。

郡邑飞刍急,朝廷授钺频。

公门尽桃李,大道半荆榛。

内子长厌肉,边兵或脱巾。

留连中使贡,辛苦役夫嗔。

远地闻迁贾,何时喜聘莘。

庙堂端有策,夔契不无人。

奋激书生志,难危壮士颦。

青云曾黾勉,白屋本酸辛。

忝逐登龙士,羞随入幕宾。

幸叨三鼎禄,敢谓一官贫。

年到知非处,心应烛理真。

军储公出纳,王法每持循。

慷慨思投笔,勤劳学伐轮。

深恩宜结草,盛世莫思莼。

中泽悲鸿雁,仙槎望紫宸。

徙薪徒有意,托谏竟无因。

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尘。

昨逢南海客,传说故园春。

但得平安报,无烦松菊询。

诗书付儿子,贤否任苍旻。

许友留孤剑,防身秘六钧。

应酬惭敏捷,孤耽共嶙峋。

行检卑投阁,文章准过秦。

百年忽过目,双鬓日添银。

上酒歌陶子,卜居怜楚臣。

疏狂期入社,遗忘辄书绅。

清誉资朋友,丹心质鬼神。

耽吟长入夜,作事每淩晨。

□道惟堪虑,循环复可欣。

载歌天保颂,跂足太平辰。

□德□还长,吾人屈又伸。

幸逢尧在上,坐见俗还淳。

形式: 排律

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

万烧金不变,九折水从东。

慷慨谭家妇,东南烈女雄。

心肝悬白日,贞烈照苍空。

断臂略相似,投崖差可同。

洁身双刃下,沁血八砖中。

大节书青简,遗容托泮宫。

碑文一片石,人纪万年功。

背主空贻臭,偷生总下风。

精灵留异影,庙貌护神通。

过客祠前拜,香炉火正红。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