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穿云斸石远林空,来涉烟波几万重。
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
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所作的《李方叔馈潭笋》。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潭笋的形象,赞美其高洁品质和不凡来历。首句“穿云斸石远林空”描绘潭笋生长环境的清幽与艰难,暗示其坚韧与不凡。次句“来涉烟波几万重”则进一步强调了采摘潭笋的艰辛,以及其珍贵性。
“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运用比喻,将潭笋比作能吸引凤凰的梧桐和即将成龙的竹子,象征其非凡的品质和潜在的尊贵地位。诗人表达出对潭笋的极高评价,认为它不仅可供食用,更具有超越寻常的灵性。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表达了诗人对潭笋的珍视,即使只有一枝,也不愿让它沾染尘俗,希望将其保护在渭水之畔,给予应有的尊重。最后一句“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诗人感慨即使是贫寒人家的粗茶淡饭,潭笋也足以提升其品质,而更希望能在君王的餐桌上得以享用,以彰显其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潭笋的赞美,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人才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之情。
不详
解组红尘外,忘机白日迟。
烟霞随步武,松竹想风姿。
沇水流清范,盘山厚福基。
乡人应配社,犹恨不期颐。
美行商山老,高年渭水翁。
政留循吏迹,家有古人风。
操几门庭在,安车里巷空。
子孙皆孝养,馀庆自无穷。
瑶池真气降东莱,营室新临渭北开。
载见辟王遐迩至,思齐任姒肃雍来。
龙胡尚泣遗弓剑,燧火俄惊变柳槐。
谁识九重宵旰意,中天云汉望昭回。
雨师汎洒霁光匀,华盖香风不起尘。
亿兆欢呼真帝启,谋猷左右尽君陈。
云随仙驭三山远,日出咸池六合新。
一别都门变桑海,来瞻原庙祗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