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书堂

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

虽无芳史摹勋业,自有青山说姓名。

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

几年访古谋清隐,好借虚檐著短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千年古松荫蔽着一座亭子,风中似乎还回荡着读书的声音。
虽然没有华丽的历史记载功绩,但青山默默诉说着他们的名字。
来访的客人抚摸着剥落青苔的丰碑,春天回归,幽径上杂草丛生。
多年来我寻访古迹寻求清静隐居,希望能在这简陋的檐下安放书灯。

注释

千岁松:千年古松。
阴:树荫。
护:保护。
一亭:一座亭子。
犹:仍然。
带:带有。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芳史:华丽的历史。
摹:描绘。
勋业:功绩。
自有:自然有。
青山:青山。
说:述说。
姓名:名字。
客:来访者。
抚:抚摸。
丰碑:高大的石碑。
苔剥落:青苔脱落。
春归:春天归来。
暗径:幽深的小路。
草生成:杂草生长。
访古:寻访古迹。
谋:寻求。
清隐:清静隐居。
好借:希望借。
虚檐:简陋的屋檐。
著:放置。
短檠:小型书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藏不露的学术氛围和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开篇"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通过古老的松树和萦回的书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智慧的环境。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即便是无功名利,也有山野自然可凭依。

中间两句"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通过对古迹和自然生长的描写,展示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更新交织的画面。诗人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观察着历史的痕迹和大自然的循环。

末尾两句"几年访古谋清隐,好借虚檐著短檠"则表达了诗人多年的寻访古迹、追求宁静生活的心愿,以及希望在简朴的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学问与精神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别曾源一

梅边又上帝王都,柳下俄空处士庐。

汉月楚星人去后,淮云蜀雨事何如。

东龟不食西征缺,南雁难期北信疏。

此去叫阍天路直,何时快睹茂陵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寿水竹弟

人生真乐在家山,况有名园五亩宽。

眼底不随花富贵,水边长报竹平安。

养心澹泊千诗稿,种德蕃滋九畹兰。

以此寿君君必寿,年年新月照杯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投所知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

堂留薇药谁知己,路长萧茅谩得春。

自是不曾轻出处,到头著著为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秀实长子玉麟期晬

门左蓬弧喜事新,四朝先佛庆生辰。

峣峣已露峙头玉,表表因名系角麟。

鼻祖同庚光后叶,卯君著瑞定前身。

我来摩顶为儿寿,一岁从今百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