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来厌见跕飞鸢,之子相逢意凛然。
未用天涯叹沦落,要知幕府盛才贤。
清谭霏屑论交地,叠鼓喧江送别筵。
帆腹渐肥人渐远,离愁长在夕阳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与方稚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方稚川相遇时的感慨和离别的场景。首句“南来厌见跕飞鸢”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对失意之事的厌倦,见到方稚川则心情为之一振。"之子相逢意凛然","之子"是对对方的尊称,"意凛然"显示出相见时的严肃与敬重。
"未用天涯叹沦落",诗人强调不必因为各自身处天涯而感叹命运多舛,暗示他们都有才华,不需过于悲观。"要知幕府盛才贤"进一步赞美方稚川的才情,认为他能在幕府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清谭霏屑论交地","清谭霏屑"形容谈话内容高雅,他们在清谈中深化友情。"叠鼓喧江送别筵",以热闹的送别宴席渲染离别的氛围,虽然热闹,但难掩离愁。
最后两句"帆腹渐肥人渐远,离愁长在夕阳边",通过帆船渐行渐远的画面,以及夕阳作为离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以及离别后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寓含了对人生沉浮的哲理思考。
不详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独酌浇愁酒,慵翻信手书。
折腰行俗吏,投足且吾庐。
岁月莺声老,江湖雁影疏。
依栖五侯第,旅食近何如。
忽忽春将半,冥冥雨未休。
过从喧屐齿,追赏负觥筹。
诗句那排闷,莺声巧唤愁。
晴郊饶胜槩,何日许同游。
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巨浸滔天后,遗黎复业初。
桑田皆变海,老稚半为鱼。
凿石开新道,行人问故庐。
客愁那对此,搔首重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