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三)

御史平囚日,郎中渡母年。

丰碑推笔妙,孤冢枕城偏。

白鹤空寥泬,黄蒿尚蔓延。

九原如可作,执驭故忻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监察官员审理案件的日子,郎中度过母亲年迈之时。
他的丰功伟绩被赞誉为书法绝妙,孤独的坟墓坐落在城边。
白鹤飞翔在空旷的天地间,黄色的蒿草依然繁茂生长。
如果地下世界可以再次相见,他定会欣然驾车前往。

注释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郎中:官职名,古代的一种中级官员。
母年:母亲的高龄。
丰碑:赞扬的石碑。
笔妙:书法技艺高超。
孤冢:孤零零的坟墓。
枕城:位于城市边缘。
白鹤:象征长寿或仙人。
寥泬:空旷寂静。
黄蒿:一种野生植物。
蔓延:延伸、遍布。
九原:指墓地,古代称九泉之下。
执驭:驾车,这里指灵魂或情感的引导。
忻然:愉快、欣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三)》。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御史平冤狱的日常和平民郎中母亲过世的场景,展现了社会公正与亲情的人文关怀。"丰碑推笔妙"赞美了御史的公正执法和书法技艺,"孤冢枕城偏"则寄托了对郎中母亲的哀思,坟墓孤独地坐落在城边。接下来,诗人借"白鹤空寥泬"象征着郎中的寂寞与思念,"黄蒿蔓延"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九原如可作,执驭故忻然"表达了诗人如果有机会能与亡者对话,也会感到欣慰和欢喜,体现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者的责任感。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理。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二)

澄水铺千练,平山伏万犀。

月桥莲棹小,春圃酒旗低。

蓬岛云长在,桃源客不迷。

风流未寂寞,游屐半香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一)

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石尉早梅二首(其二)

依然想见故山傍,半倚垣阴半向阳。

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香。

可能明月来同色,不待东风已自芳。

幸免杜郎伤岁暮,莫辞吟对钓渔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石尉早梅二首(其一)

霜林尽处碧溪傍,小露檀心媚夕阳。

天下三春无正色,人閒一味有真香。

相思谁向风前寄,趁早先从雪后芳。

朝夕催人头欲白,故园正在水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