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山同游不同席,却被青山笑相隔。
村蹊宛转马不进,来者固迟归亦急。
问人云去苦不远,如酌稍延当有及。
空亭鸟下小燕过,秪见残花与残核。
手扪路竹漫刊诗,将记后来君可识。
白云酢汝一杯酒,不问老兵何得失。
这首明代沈周的《约客山行先后相失》描绘了春天山中同行却因路径曲折而错过的情景。首句“春山同游不同席”以春山为背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同行的欢乐气氛,然而“却被青山笑相隔”则通过拟人手法,写出山势阻隔,使得两人未能同席共游,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接下来,“村蹊宛转马不进”描绘了山路弯曲,连马都难以通行,进一步强调了行路的艰难和时间的紧迫。“来者固迟归亦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迟迟未至的焦急,以及自己急于归去的心情。
“问人云去苦不远,如酌稍延当有及”表明诗人试图询问路人,希望友人只是稍作停留,就能赶上。然而,当他在空亭看到“空亭鸟下小燕过,秪见残花与残核”,心中难免感到落寞,只能用手抚摸路旁的竹子,随意刻诗以记此情此景。
最后两句“白云酢汝一杯酒,不问老兵何得失”以白云和美酒自比,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不能相见,也愿以这份情感为他斟上一杯,而不去计较此次山行的得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山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期待与失落。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云壑风泉处处宜,诗囊酒榼大家嬉。
人来人往春无主,日短日长天有时。
堕胾林亭看蚁竞,插花山轿爱蜂随。
野僧未识登临乐,静自关门笑客痴。
梦回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积渐明。
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钟边野寺经僧起,霜里孤帆估客行。
往事独悲前席误,不从贾谊问苍生。
荡摩云汉觉乔然,形势雄看岳势连。
赤帝奠灵天立极,紫阳宏道地生贤。
人凌灏气攀珠斗,峰落清湘见玉莲。
上相旧游今不忘,写怀还复事图传。
一柱巍巍万象超,切台接斗见岧峣。
命惟说用金为砺,天许姚擎玉作标。
森列宸枫均湛露,夤缘野竹上青霄。
文章变化成何似,更倚云霞看写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