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虿

事小不可忽,议或戒蜂虿。

蜂虿之中人,始意脱己害。

人兮怒一蠚,为报速睚眦。

白昼擿危巢,夜烛穷纤介。

必获而后已,立死以为快。

彼诚畜微毒,谓己有所赖。

失于小不忍,而自取糜坏。

吁嗟阴巧徒,毒万蜂虿大。

包潜中善良,断腕未足骇。

小或一身危,甚则家族逮。

渊微如鬼神,无隙可漏败。

君子被戕贼,守道不为怪。

有时丑迹露,事或无可奈。

一旦吾道行,乃置之度外。

使其自愧缩,似不容覆载。

非力不足较,顾有盛德在。

阴巧既常幸,蜂虿胡不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蜂虿》,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诗中以蜜蜂和蝎子(虿)为喻,探讨了小事不可忽视的道理。

首句“事小不可忽”点明主题,强调即便是微小的事情也不能轻视。接着,“议或戒蜂虿”引出蜜蜂与蝎子作为例子,说明它们虽小,却能带来危害。蜜蜂蜇人时,起初人们可能只觉疼痛,但若愤怒反击,蜜蜂会迅速报复,甚至在白天寻找危险的巢穴,夜晚也能察觉到最细微的痕迹。蜜蜂必定要获取足够的回报才会停止攻击,甚至在立毙之下也感到满足。蜜蜂确实拥有微小的毒性,但因一时的忍耐不足,最终导致自身的毁灭。

诗人通过蜜蜂的例子,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失去理智,否则可能会招致更大的损失。蜜蜂的阴险狡猾看似偶然成功,但实际上隐藏在善良之中,即使割断手臂也不足以让人震惊。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个人的危险,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波及整个家族。蜜蜂的行为如同鬼神般深不可测,没有丝毫漏洞可寻。

最后,诗人提到君子即使遭受侵害,也会坚守道义,不为这些阴险行为所困扰。有时,这些丑陋的行为可能会暴露出来,但在某些情况下,事情可能无法避免。然而,当君子之道得以施行,这些阴险行为将被视为理所当然地被忽视。诗人认为,不是力量不足以对抗这些行为,而是君子拥有高尚的品德,使得这些阴险之举难以得逞。蜜蜂的阴巧虽然经常获得短暂的成功,但对它们的宽容并非明智之举。

整首诗通过蜜蜂与蝎子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小事不可忽视的道理,以及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

营营求蠹心,未获空我腹。

或露一裆红,或展双翅绿。

捷缘都卢橦,响弄羯鼓曲。

搜索不知疲,利嘴信摧秃。

忽尔破奸宄,种类无遗族。

内孽固难辨,一发知潜伏。

彼实害珍材,尽殄此非酷。

直疑天意深,不使嗜粱肉。

专为众蠹仇,侍饫弗与足。

如令知庶味,恣择虫与粟。

杞梓任阴贼,长喙罢攻触。

饱食作群飞,时下泉沼浴。

归鸣凉树阴,暮趁高枝宿。

形式: 古风

来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形式: 古风

感花

彫堂瞰宝栏,有花病不妍。

谁知穷山颠,牡丹一尺圆。

宝栏锄溉足,穷山风日煎。

彼此不得地,天道胡为然。

两适岂易得,兹恨无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落叶

人观落叶悲,我视落叶喜。

请看四序速,次第若屈指。

风霜一瞬过,望春时有几。

荣固悴之端,衰亦盛之始。

须知众木疏,便是群芳启。

举此较人事,盖不异物理。

否泰与消长,反复殊未已。

酿酒整笙歌,坐待新萌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