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

营营求蠹心,未获空我腹。

或露一裆红,或展双翅绿。

捷缘都卢橦,响弄羯鼓曲。

搜索不知疲,利嘴信摧秃。

忽尔破奸宄,种类无遗族。

内孽固难辨,一发知潜伏。

彼实害珍材,尽殄此非酷。

直疑天意深,不使嗜粱肉。

专为众蠹仇,侍饫弗与足。

如令知庶味,恣择虫与粟。

杞梓任阴贼,长喙罢攻触。

饱食作群飞,时下泉沼浴。

归鸣凉树阴,暮趁高枝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啄木鸟在森林中觅食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对森林生态的维护作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啄木鸟的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先,诗中“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啄木鸟在森林中寻找食物的情景。啄木鸟敲击树木的声音,仿佛在呼唤着优质木材,显示出它们敏锐的嗅觉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接着,“营营求蠹心,未获空我腹”两句,揭示了啄木鸟的主要食物来源——蛀虫。它们在森林中穿梭,寻找隐藏在树干中的害虫,尽管过程艰辛,但目标明确,体现了啄木鸟的坚韧与执着。

“或露一裆红,或展双翅绿”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啄木鸟在捕食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活力与美感。红色和绿色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捷缘都卢橦,响弄羯鼓曲”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啄木鸟在森林中的灵活身姿和独特行为。它们在树干上跳跃,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自然界的乐章,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搜索不知疲,利嘴信摧秃”两句,赞扬了啄木鸟不辞辛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它们在森林中不断探索,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忽尔破奸宄,种类无遗族”两句,揭示了啄木鸟在维护森林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清除害虫,保护珍贵的树木资源,防止森林遭受破坏。

“内孽固难辨,一发知潜伏”两句,强调了啄木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洞察力。它们能够准确识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行动予以清除。

“彼实害珍材,尽殄此非酷”两句,表达了对啄木鸟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它们清除了一些有害的生物,但这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而非残忍的行为。

“直疑天意深,不使嗜粱肉”两句,暗示了啄木鸟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和使命。它们似乎遵循着某种天意,专注于保护森林资源,而不是追求个人的享乐。

“专为众蠹仇,侍饫弗与足”两句,再次强调了啄木鸟作为森林卫士的角色。它们是众多害虫的天敌,但并不贪图过多的食物,而是致力于维护生态平衡。

“如令知庶味,恣择虫与粟”两句,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啄木鸟能够品尝到更多的食物选择,它们是否会更加挑剔。这反映了人们对啄木鸟行为的好奇和思考。

“杞梓任阴贼,长喙罢攻触”两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啄木鸟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它们不会伤害那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树木,而是选择清除那些危害树木生长的害虫。

“饱食作群飞,时下泉沼浴”两句,描绘了啄木鸟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享受食物和休息的场景。它们在森林中自由飞翔,偶尔会到泉水或沼泽地进行沐浴,展现出生活的悠闲与和谐。

“归鸣凉树阴,暮趁高枝宿”两句,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啄木鸟在日落时分返回巢穴的情景。它们在凉爽的树荫下鸣叫,然后趁着夜色,飞向高枝安眠,结束了一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啄木鸟在森林中觅食、保护生态平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对自然界的贡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啄木鸟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来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形式: 古风

感花

彫堂瞰宝栏,有花病不妍。

谁知穷山颠,牡丹一尺圆。

宝栏锄溉足,穷山风日煎。

彼此不得地,天道胡为然。

两适岂易得,兹恨无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落叶

人观落叶悲,我视落叶喜。

请看四序速,次第若屈指。

风霜一瞬过,望春时有几。

荣固悴之端,衰亦盛之始。

须知众木疏,便是群芳启。

举此较人事,盖不异物理。

否泰与消长,反复殊未已。

酿酒整笙歌,坐待新萌起。

形式: 古风

读刘易春秋新解

夫子春秋之所记,二百四十有二年。

谨严之法不可犯,欲示万世天子权。

礼乐征伐必上出,诸侯虽大莫得专。

周平东迁鲁君隐,王纲坏裂勿复联。

天王所存位与号,列国自用公承传。

齐桓晋文无实义,挟周徇己掩大愆。

不归圣笔立中制,谁其当罪谁其贤。

丝纷五传角同异,各专门记执所偏。

遂令学者蹈迷径,不探元本遭羁牵。

至于歆向父子间,亦反天性相镵镌。

何休杜预范宁辈,离经附传以臆笺。

膏肓废疾互讥病,虽欲针起难自痊。

前人文字安可数,议难啾唧秋嘒蝉。

有唐名儒陆淳者,始开奥壤窥源泉。

我朝又得孙明复,大明圣意疏重渊。

刘生新解最后出,了无塞碍成通川。

所趋旨义极简正,撑拄异论牢且坚。

事不归王皆不与,达经之志所以然。

诗三百可一言蔽,曰思无邪而已焉。

方今四海大一统,万里号令犹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乱生阶缘。

往持此说助邦政,坐令当扆尊如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