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送梁寿川之任南康医教

君不见眼前病癖无全人,又不见杏林种雨年年新。

岂如梁君小试医国手,飘飘捧檄行青春。

行行东向庐江路,星渚风烟彭蠡树。

双池看瀑九江晴,五老闻钟乱山暮。

我怜民物疮痍深,养生未必非其心。

元阳扶植起枯朽,一草已足酬千金。

莫辞印绶非君意,虎溪未许陶公醉。

会看采药上蓬莱,长裾曳破燕山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和送梁寿川之任南康医教》充满了对医术的赞美与对民生的关怀。诗中以“君不见”开篇,对比了世间病痛的普遍与杏林医术的不断更新,引出梁寿川作为医者的小试牛刀,其医术高超,犹如春风拂面,为百姓带来希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梁寿川前往庐江路途中的景象,星渚与风烟交织,彭蠡的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双池的瀑布在晴空下显得更加壮观,五老峰在暮色中钟声悠扬,这一切都烘托出梁寿川医术的深远影响。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梁寿川医术的赞赏,认为他的医术不仅能够治愈疾病,更是在扶植元阳,让枯朽的生命得以重生。一草一木在他手中都能成为疗愈的力量,展现出医者的大爱与智慧。

最后,诗人以“莫辞印绶非君意,虎溪未许陶公醉”表达对梁寿川不为官场所累,追求内心真正热爱之事的敬佩。并预见到未来梁寿川将如同仙人一般,携带着药材,登上蓬莱仙境,衣袂飘飘,映衬着燕山的翠绿,象征着他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医术将永载史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议论,展现了诗人对梁寿川医术的极高评价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真州送别悦希云(其一)

长淮岸岸飘风沙,沙根吹出青芦芽。

我行送君君送我,笑语在眼心天涯。

三界如梦宅,四大如沤花。

东来西去问归路,不知何处真吾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真州送别悦希云(其三)

年时度雪西峰颠,蒲团永夜青灯前。

坐谈生死念如水,铁石未比肝肠坚。

人事有迁谢,散聚终随缘。

山川可弃友可别,初心未可轻相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抖擞天目蒲花团,摩挲铁脊冰霜寒。

豪来意气隘湖海,归思浩荡如奔湍。

樟阴楼殿曲江曲,听钟听雨吟灯残。

此时会有会心处,倾倒客路情怀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送古潜县宰

解印遄归意若何,山人长忆旧相过。

词锋稍见禅机熟,案牍不如吟卷多。

花雨听莺春满酒,柳风回马月摇波。

赏心乐事皆勋业,留与溪翁溪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