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又》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自然景观的交融。首句“抖擞天目蒲花团”,以“天目”点明地点,通过“抖擞”和“蒲花团”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轻盈自由的景象,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生命力的向往。
接着,“摩挲铁脊冰霜寒”一句,转而描绘了一种更为冷峻、坚韧的自然景观——铁脊上的冰霜。这里的“摩挲”不仅指触摸,更蕴含着一种深入体味、感受之意,暗示着诗人面对严酷环境时的坚韧不拔与深沉思考。
“豪来意气隘湖海,归思浩荡如奔湍”两句,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内心的归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豪情壮志如同填满整个湖海,而归思则如同奔腾不息的急流,强烈而不可遏制。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情感状态。
“樟阴楼殿曲江曲,听钟听雨吟灯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在樟树的荫蔽下,楼殿静默,曲江水缓缓流淌,远处传来钟声与雨声,灯光渐渐暗淡。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最后,“此时会有会心处,倾倒客路情怀看”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之处,仿佛所有的思绪与情感都能在这里得到释放与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我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时的复杂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由与生命力的追求,也有对孤独与归宿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