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天目蒲花团,摩挲铁脊冰霜寒。

豪来意气隘湖海,归思浩荡如奔湍。

樟阴楼殿曲江曲,听钟听雨吟灯残。

此时会有会心处,倾倒客路情怀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又》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自然景观的交融。首句“抖擞天目蒲花团”,以“天目”点明地点,通过“抖擞”和“蒲花团”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轻盈自由的景象,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生命力的向往。

接着,“摩挲铁脊冰霜寒”一句,转而描绘了一种更为冷峻、坚韧的自然景观——铁脊上的冰霜。这里的“摩挲”不仅指触摸,更蕴含着一种深入体味、感受之意,暗示着诗人面对严酷环境时的坚韧不拔与深沉思考。

“豪来意气隘湖海,归思浩荡如奔湍”两句,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内心的归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豪情壮志如同填满整个湖海,而归思则如同奔腾不息的急流,强烈而不可遏制。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情感状态。

“樟阴楼殿曲江曲,听钟听雨吟灯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在樟树的荫蔽下,楼殿静默,曲江水缓缓流淌,远处传来钟声与雨声,灯光渐渐暗淡。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最后,“此时会有会心处,倾倒客路情怀看”表达了诗人在此刻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之处,仿佛所有的思绪与情感都能在这里得到释放与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我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时的复杂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由与生命力的追求,也有对孤独与归宿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次韵送古潜县宰

解印遄归意若何,山人长忆旧相过。

词锋稍见禅机熟,案牍不如吟卷多。

花雨听莺春满酒,柳风回马月摇波。

赏心乐事皆勋业,留与溪翁溪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径山送瑰上人归吴门

吴门长想是吾州,城北城南半旧游。

佛塔分标林野寺,客帆飞绕市河楼。

送君忽觉襟期动,老我难忘脚债酬。

七十二峰看橘柚,买舟重约太湖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乡僧昱晓林(其一)

海雨吹花雪作堆,那时敲我竹门开。

自怜水国三千里,也有乡僧问路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其二)

白云剪作瑶坛雪,寒旭蒸开玉洞花。

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