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

昌期膺治运,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

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

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

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

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

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

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

咸知帝赉说,复诵岳生申。

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

夔龙名不陨,鲁卫政相因。

交荫槐阴茂,联华棣萼亲。

庙堂熙帝载,衮绣并天伦。

政柄劳无惮,侯邦逸久均。

偃藩心固乐,调鼎味宜新。

上宰虚黄阁,除书下紫宸。

百神怀景福,万化入鸿钧。

阴德施黎庶,休功格昊旻。

自当侔带砺,讵止约松椿。

贱士睎高躅,趋风愧下陈。

愿言千万寿,献颂敢辞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诗中“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两句,表达了君主以德治国、养育贤才的美好愿景。"昌期膺治运,谷旦降元臣"则写出国家繁荣时期,得良臣辅弼之象。这两组对仗,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和“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通过对比日夜运行与人品修养,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人格坚定并行的哲理。"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则以自然景象写出君子之德,如同冬天的严寒和春天的细雨一样,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中的“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赞美了苏公的才能与学问,既通晓古代,又能洞察天地之奥秘。"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贤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涵养,如同流水滋润身体一般。

在“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上英明君主与忠良臣子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追求。而"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则展示了苏公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

随后的“咸知帝赉说,复诵岳生申”及“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通过对古代圣君与贤臣的引用,强调了苏公的学问渊博和品德高尚。"夔龙名不陨,鲁卫政相因"则写出了苏公在历史上的盛名,以及他与其他贤士共同维护国家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

“交荫槐阴茂,联华棣萼亲”通过树木和花卉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师承关系的珍视。而"庙堂熙帝载,衮绣并天伦"则表达了对皇室宗庙祭祀之事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宗族联系的维护。

“政柄劳无惮,侯邦逸久均”和“偃藩心固乐,调鼎味宜新”,分别描绘了君主治国的勤勉以及臣子的忠诚与和谐相处。"上宰虚黄阁,除书下紫宸"则通过对朝堂政务的处理,赞扬了苏公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英明。

最后,“百神怀景福,万化入鸿钧”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间和谐共处、万物更新带来的美好祝愿。"阴德施黎庶,休功格昊旻"则通过对自然恩泽与人类劳动成果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颂扬苏公学问和品德的作品,诗人李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生态的共同追求。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作诗以贺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

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

昌时逢式谷,吾道喜弥彰。

视草严宸暮,论思子夜央。

槐边星转角,花底鹭分行。

岂但居华省,行闻上玉堂。

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贺小苏先生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

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靖共介福由神听,告尔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贤者贵,德名当问国人宜。

夷齐抗世清何早,元凯登庸事可期。

贫贱久思杨得意,龙光今喜郑当时。

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圣主躬仁政,群方布诏条。

洪恩温海峤,嘉颂满刍荛。

聚敛除奸吏,依违屏具僚。

钧衡无硕鼠,城社绝馀妖。

皇化思无外,王心远欲昭。

咨询黄阁老,选命紫宸朝。

丹禁传天诏,飞星下使轺。

书旌分蜀道,揽辔步烟霄。

急峡瞿塘险,孤城白帝遥。

巴山连浪远,汉节拂云飘。

按部清时好,观风乐事饶。

诗成思老杜,鬼哭想残萧。

已佩黄金印,当簪七叶貂。

不应淹僻陋,从此上扶摇。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七夕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彷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綵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

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

织女教人巧,笥箧馀裳衣。

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釐。

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

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