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
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
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
嵇康虽有病,犹得见情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寄王密卿》。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倾向。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年华尚轻、能够享受饮酒之乐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提到了与僧侣之间的交流频繁,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在精神层面上寻求慰藉或是有着深厚的佛学素养。
"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居所选择的理念。买山种植竹子,是一种隐逸生活的追求;而“卜宅”则是指风水之学中的择宅,强调不是因为贫穷而随便选址,而是有着某种特定的选择标准。
"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
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到最初的生活状态和追求,以及将个人的抱负和文学创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嵇康虽有病,犹得见情人。"
最后两句借用三国时期著名文人嵇康之名,尽管嵇康身患疾病,但仍能与知心的朋友相聚。这可能是诗人对友谊和交流的珍视,也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即便在不佳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隐逸生活以及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證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麦秀草芊芊,幽人好昼眠。
云霞生岭上,猿鸟下床前。
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
中林轻暂别,约略已经年。
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
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
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
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
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
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