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吴维新写正览已毕作诗迎之

吴郎久不见,怅望隔江村。

辛苦头将白,编摩眼易昏。

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

智永瞠诸后,羲之本一门。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

点磔临池黑,戈波漏屋痕。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

白练书裙好,黄麻草诏尊。

首濡无醉魄,笔谏有忠魂。

安得三千幅,烦君恣意翻。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为迎接好友吴维新完成《正览》书写后的作品,表达了对吴维新才情的赞赏和对其书法艺术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吴郎久未相见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辛勤创作、视力衰退的关切,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辛苦头将白",言其岁月匆匆,吴郎头发渐白,显示出他的勤奋与付出;"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以自然景象比喻吴郎的书法技艺,如蕉心雨润,柿叶霜繁,生动形象。诗人提及智永和王羲之,暗示吴维新的书法承继了前人传统,又自成一家。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赞美吴维新的书法作品不在显赫处,而藏于枕中,更显其高雅与珍贵。接下来的诗句细致描绘了吴维新的笔法特点,如"点磔临池黑,戈波漏屋痕",体现了其书法的力度和韵味。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进一步赞美吴维新的书法如同丝线般细腻,又如蚕丝般丰富。诗人还提到吴维新用白练书裙和黄麻草诏,显示出他对书法的热爱和对文字的尊重。

最后,诗人感叹若能有三千幅吴维新的墨宝,定会尽情欣赏,表达了对吴维新才华的极度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敬仰。

收录诗词(302)

唐桂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遣怀(其二)

繁昌县前白杨树,随处柴门逐水开。

可是夜深风露冷,流萤一个度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程仲庸游京口留别

我正无心懒似云,那堪奔走污缁尘。

飞花岸柳偏愁客,吹浪江豚忽拜人。

玉带暂抛烦转语,楞伽曾写悟前身。

异时好说金山寺,小小渔舟唤渡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见乡人程大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

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

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

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

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

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

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

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形式: 古风

送舒从事还南海

老逢离别倍伤情,一骑临秋复远行。

客路惊心孤雁影,家林入梦断猿声。

珠崖日落天低海,铜柱云寒雨过城。

翻忆旧游多感慨,独嗟书剑误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