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在亭怀王中丞(其四)

谁挽银河被草莱,层城飞刹镜中开。

堤横翠幄歌钟度,波约红云钓艇来。

晴雨四时殊色相,芳菲是处合尊罍。

江南塞北看无异,忽报西台尺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宛在亭为视角,将目光投向了广阔无垠的田野与城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变换下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

首句“谁挽银河被草莱”,以夸张的手法,将银河比作一条覆盖在草地上流动的长河,既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银河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之美的赞叹。接下来,“层城飞刹镜中开”一句,将城市的高塔比作倒映在镜子中的飞檐,生动地展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堤横翠幄歌钟度,波约红云钓艇来”描绘了堤岸上绿树成荫,仿佛翠绿色的帷幕,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与钟声,与水面泛起的红云和前来垂钓的小船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乡村生活图景。

“晴雨四时殊色相,芳菲是处合尊罍”则进一步展示了四季更迭下的自然之美,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季,无论是花香满溢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大自然都以不同的色彩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欢聚一堂,共享生活的美好。

最后,“江南塞北看无异,忽报西台尺牍回”表达了诗人对江南与塞北景色相似性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书信归来的喜悦之情,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雨夜饮客震湖舟中有感赋此

细雨霏微六月残,青萍有客扣柴栏。

据床野老呼难醒,绕屋歌儿声更欢。

总有相思连夜发,更疑解语晓风寒。

主恩未敢虚图报,白眼纷纷且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悼司马公

吴简何来传绝塞,支硎试展墨痕新。

流波夜逝无同调,白雪春消独少伦。

方矗嵌崟望汗漫,忽从襟袂起精神。

优游树底三人者,谁是当年太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见柳絮牡丹有感

一团晴雪乱阶除,雨后名花入眼疏。

春来春去天下似,不知何处是春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挹秀馆

孤松宛似苍虬伏,岳色参差别馆傍。

喜见金汤开汉上,还将畚锸卜滦阳。

群峰北拥王庭远,一水东涵帝泽长。

潦倒却忘身似寄,十年相对滞冰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