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悼司马公》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司马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吴简何来传绝塞,支硎试展墨痕新”,以“吴简”和“支硎”为引子,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暗示了司马公的智慧与才华如同吴简般流传至边疆,而他尝试在新的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如同在支硎上挥毫泼墨一般,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颔联“流波夜逝无同调,白雪春消独少伦”,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暗示了司马公的离世如同流波夜逝,白雪春消,无人能与之共鸣,突显出他的独特与不可替代性。
颈联“方矗嵌崟望汗漫,忽从襟袂起精神”,通过“方矗嵌崟”(形容山石高耸)与“汗漫”(形容广阔无垠),展现了司马公的远见卓识与胸怀天下,同时,“忽从襟袂起精神”则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公精神的追忆与敬仰,仿佛他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
尾联“优游树底三人者,谁是当年太史身?”以“优游树底三人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暗喻了司马公与三位知音的深厚友谊,最后的疑问句则表达了对司马公身份的尊敬与好奇,同时也寄托了对司马公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司马公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