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亭

山川无古亦无今,只在游人得趣深。

洗耳屏除筝与笛,来贤几个是知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清音亭》由宋代诗人徐安国所作,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音乐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

首句“山川无古亦无今”,以山川为背景,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永恒性,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接着,“只在游人得趣深”则点明了人的主观感受对于体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山川之美。

“洗耳屏除筝与笛”一句,运用了“洗耳”的典故,意指摒弃世俗的喧嚣和纷扰,如同洗涤耳朵一般,去除了外界的噪音,从而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感受。这里的“筝与笛”象征着世俗的音乐,通过去除这些外在的干扰,诗人强调了对纯粹、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来贤几个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的渴望。这里的“来贤”指的是来访的贤士或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知音”则是能够深刻理解并欣赏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于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

综上所述,《清音亭》一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音乐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充满了对自然美和精神交流的向往。

收录诗词(39)

徐安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州评词名演员。18岁随苏北大鼓艺人张绍聘学艺,后改说评词。民国初年,成为苏北书坛“八大将”之一。看家书目为《七侠五义》、《小五义》。他说书语言诙谐幽默,长于表演。《小五义》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说演得活灵活现,听众誉他为“活徐良”。为人刚直不阿。台风正派,演出冬穿长袍,夏穿大褂,一丝不苟。晚年说书仍声若洪钟

  • 籍贯: 宿迁
  • 生卒年:1892—1960

相关古诗词

冷泉亭

道人心迹已双清,更挹寒泉涤俗情。

徙倚虚亭无一事,笑予尘土满冠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石门

神刻鬼凿石为门,九锁回环隐帝阍。

斸药采芝寻古路,清泉能漱乌能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舞翠阁

涧边蟠木岁时深,更著华亭倚翠阴。

风下四山蛟起舞,洞中搅动蛰龙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归云庵

忽舒忽卷岂无期,万状来呈变化姿。

峰帽石衣罗眼底,苍然暮色欲来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