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立山祷雨

秦头东衔楚尾及,奠方作镇神灵集。

他山迤逦尽徒趋,中有一峰长骑立。

雨旸吁嗟走祠下,神往救之如跃马。

深中百丈寒潭底,爵名上公地千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骑立山的神灵在人们祷告求雨时的威严与力量。首句“秦头东衔楚尾及,奠方作镇神灵集”以地理方位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骑立山作为一方镇守之地的重要性,神灵在此聚集。接着,“他山迤逦尽徒趋,中有一峰长骑立”则通过对比其他山峰,突出了骑立山的独特与挺拔,仿佛一峰独立,威风凛凛。

“雨旸吁嗟走祠下,神往救之如跃马”两句,生动展现了人们在干旱时对神灵的虔诚祈求,以及神灵迅速响应,如同骏马般疾驰而至,带来甘霖。最后,“深中百丈寒潭底,爵名上公地千里”则以深潭和广阔的地域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神灵地位的崇高与影响力之广,其恩泽遍及千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威严、仁慈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山神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神灵庇佑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何德之喜雪

北风半夜轩昂变,倒泻天河飞似霰。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

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

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

似欺赵子躯六尺,欲恼何郎书万卷。

诗泉要子涌三峡,酒路许吾通一线。

可怜顷刻纵如花,不奈消流终怯晛。

经尝凛冽合增嫌,爱惜为馀犹眷恋。

画莎江上真已奇,歌曲郢中殊不倦。

自惭追琢费巧心,欲为不托嗟无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再次韵

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宋京宏甫见和再次韵

水花浮空出奇变,散者为霙圆者霰。

天翁大是富家翁,细碎剪云亲染练。

山阴晓起右军泣,不见墨池安得砚。

从来缘水不充饥,此日正堪批作片。

书生冷淡恶生活,忍冻悲吟诗满卷。

不知北里富薰天,舞袖对花裁圈线。

红炉炽炭坐生春,本不畏寒那忆晛。

兰台赋风不赋雪,好色岂殊蜂蝶恋。

不如诸孙艺且贤,蜀烹啖客初无倦。

诸公速辩欲忘归,尽磨东庄千斛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十一月十七日大雪昼夜不止平地盈数尺十九日雪中与时可载酒相率出郊谒子庄因登爽亭临轩纵饮四望浩然澒洞一色真奇胜也孙志康畏寒不出已而有诗因次其韵

小阁仅堪容一席,西望诸山天咫尺。

兴来踏雪共登临,径醉何曾论斗石。

风前少皞陈堂堂,万骑衔枚替戾冈。

倾河倒汉天上落,蓝宝荆珍尽捲将。

海边属国寒到骨,帘里寿阳花满房。

恨君闭户不好奇,三人醉倒君不知。

须怜暖律易消铄,行见芳洲生杜若。

肯捐冻死求一适,聊畏思归老庄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