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净乐寺阁

寺枕荒原白日阴,閒阶停骑一登临。

千艘不断河流急,百雉平连野树深。

拟向炉烟销世虑,却缘风物助羁吟。

浮云西北凭栏暮,望断长安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净乐寺阁上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句“寺枕荒原白日阴”,以“枕”字生动地表现了寺庙与荒原的关系,同时通过“白日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阴郁的氛围。接着,“闲阶停骑一登临”一句,通过“闲阶”和“停骑”的细节,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一登临”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致的亲近与欣赏。

“千艘不断河流急,百雉平连野树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河流的湍急与船只的不断穿梭,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另一方面,通过“百雉平连野树深”描绘了一片广阔而深邃的自然景观,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富有层次的画面。

“拟向炉烟销世虑,却缘风物助羁吟”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希望通过炉烟来消除世俗的忧虑,寻求心灵的平静;另一方面,面对眼前的自然风光,他的思绪却更加纷繁,产生了羁旅之愁。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最后,“浮云西北凭栏暮,望断长安思不禁”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时空联系起来。夕阳西下,云彩飘动,作者站在阁楼上远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长安)的思念。这里的“长安”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某种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乐寺阁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思虑的意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9)

陈克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将北上次白沙先生韵

花满溪头水满陂,林亭深处日华迟。

秋根自老便高枕,岭树回春正北枝。

魏阙忽惊沧海梦,柴门终与白云期。

明良千古凭谁计,尧舜巢由亦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嘉会楼三首(其一)

飞阁层空坐榻深,百年拄杖此登临。

江门秋水来天地,庐阜春云自古今。

鱼鸟忽惊今日意,江山空忆往年心。

不堪吟罢更回首,满眼风尘半夕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嘉会楼三首(其二)

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

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

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嘉会楼三首(其三)

日出东南万里明,高台遥指白云生。

漫随古道寻花柳,肯向时人说姓名。

残碣旧诗犹有迹,沧波烟艇已忘情。

却怜扰扰浮生梦,欲向先生问八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