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会楼三首(其二)

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

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

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以龙所作的《嘉会楼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历江门时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江门游玩的情景,站在百尺高楼之上,眺望着对面的岛屿,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憧憬。

颔联“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一场疾病让诗人与过去的生活相隔,只能在梦中回味那些美好的时光。十年后,当诗人再次踏上故地,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颈联“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秋天的山光水色,仿佛凝聚了诗人的思绪;而荒废的台台,引发了他的忧愁。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人生沧桑的感叹。

尾联“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在荆棘丛生的路上开辟出一条道路?诗人或许在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是否有某种力量在背后支持着人们前行。同时,梅花明月下的旧矶头,既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

李以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会楼三首(其三)

日出东南万里明,高台遥指白云生。

漫随古道寻花柳,肯向时人说姓名。

残碣旧诗犹有迹,沧波烟艇已忘情。

却怜扰扰浮生梦,欲向先生问八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江浦吟追次林南川韵二首(其一)

乾坤风月定山佳,诗到江门是一家。

南海沧波谁钓濑,东吴明月又梅花。

白云影静千江水,碧玉秋连万树霞。

两地神交浑梦寐,倚阑吟望几回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浦吟追次林南川韵二首(其二)

云閒水淡更清佳,万古风流是此家。

那得春风坐明月,漫寻流水问桃花。

青牛已去关门路,紫气空残嶂外霞。

目断闭门长坐处,微茫江上数峰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杨太后

间关为赵忍,社稷与身沉。

母子当年义,华夷万古心。

厓门秋雨过,湘水暮云深。

风落鱼龙夜,依然有鼓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