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双舟催发

前帆风饱江天阔,后帆半出疏林阙。

后帆招手呼前帆,画鼓轻敲总催发。

前帆雪浪惊飞湍,后帆舵尾披银山。

前帆渐缓后帆急,相傍俱入芦花滩。

岛屿萦回断还续,沙尾夕阳明属玉。

望中醉眼昏欲花,误作閒窗小横轴。

形式: 古风

翻译

船头帆满,江面开阔,后帆露出稀疏林梢。
后帆向前进的船挥手,轻轻敲击画鼓催促启程。
船头帆卷起雪浪,如惊飞的湍流,后帆尾部似披银山。
船头帆速减,后帆加速,两帆并进进入芦苇滩。
岛屿曲折连绵,时断时续,沙滩尽头夕阳如玉。
醉眼看远方,视线模糊,误以为是画中的小景卷轴。

注释

前帆:船头的帆。
风饱:帆满风力充足。
江天阔:江面开阔无垠。
疏林阙:稀疏树林的边际。
招手:挥手示意。
画鼓:装饰性的鼓。
总催发:不断催促出发。
雪浪:白色的浪花。
银山:比喻雪白的浪花。
渐缓:速度逐渐减慢。
急:快速。
芦花滩:长满芦苇的河滩。
萦回:曲折环绕。
属玉:古人对夕阳的美称。
醉眼:因饮酒而模糊的视线。
小横轴:画卷的小幅横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通过对比前后两帆的动态,展现了行船急速前进的情景。"前帆风饱江天阔"写出了前帆在强劲的风力下充满气势,横渡广阔的江面。"后帆半出疏林阂"则描绘了后帆尚未完全展开,但已然穿行于稀疏的树木之间,营造了一种层次感和深远感。

"后帆招手呼前帆"显示了两舟间的相互呼应,共同前进。"画鼓轻敲总催发"则进一步强调了行船的紧迫感与节奏感,这里的“画鼓”可能是指用于号令或节拍的鼓声。

接下来的"前帆雪浪惊飞湍"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似乎前帆激起了江水如同飞舞的雪花。"后帆舵尾披银山"则让人联想到后帆的船尾拖着一道光泽的波痕,如同银色的山脉。

"前帆渐缓后帆急"这一对比,突出了两舟之间的速度差异,增添了动态美感。"相傍俱入芦花滩"则是两舟并行进入芦苇丛生的江滩,这里芦花滩不仅为诗画增色,也暗示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岛屿萦回断还续,沙尾夕阳明属玉"这一句中,“岛屿”指的是江中的小岛,而“萦回断还续”则形容这些岛屿的轮廓线条,如同断续的笔触。而“沙尾夕阳明属玉”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沙滩,金光灿烂,宛如美丽的玉石。

最后一句"望中醉眼昏欲花"写的是诗人在这种美景面前,不禁目眩神迷,如同醉酒一般。而"误作閒窗小横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捕捉下来,画成一幅小巧的横轴山水画,但又带有几分犹豫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前后两帆、速度与静止、动态与宁静等元素的搭配,展现了江上行舟的生动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捕捉。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百舌

流莺一去无消息,燕怯春寒归未得。

绿窗清昼静无人,似把衷情诉知识。

上苑东风二月春,淡黄杨柳初成阴。

解将一片无情舌,学尽百般能语禽。

红英紫萼纷如雪,万姹千娇总饶舌。

莫嫌花外太啁啾,默默难酬好时节。

须臾绿暗红亦稀,伯劳杜宇鹰鹯飞。

更兼猎弋恣罗网,卷舌不语全毛衣。

堪嗟国士徒切直,不似幽禽明语默。

何如钳口归山林,莫问燕南并越北。

形式: 古风

严陵方市

浮云扫尽天宇清,千花万花开锦屏。

好风吹皱一池绿,白鸟点破千山青。

客行五里复五里,两眼丹青间红紫。

杖屦不知行路难,人在江南图画里。

形式: 古风

别子陈子

丙寅三月三十日,天子檄我南国行。

蒲剑欲飞春涨急,柳绵才脱晓寒轻。

事非得已初何好,物到不平终作声。

自古英雄总多难,贾梁何必怨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王泰之

黄尘漫漫小峰路,白石齿齿茗坑渡。

相亭南来第一程,人烟萧条岁云暮。

故人小隐三家村,约我旗亭聊一樽。

相逢此地复相别,明朝怀抱同谁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