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眼闇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
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年迈体衰之际,感慨身心皆不如前,但唯有对佛法的渴望和追求仍旧清醒。"眼闇头旋耳重听"写出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而"唯馀心口尚醒醒"则表达了精神上对于信仰的执着与坚持。"今朝欢喜缘何事"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下文,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喜悦来自于对佛法的修习和礼念。"礼彻佛名百部经"则具体展示了这种修习之行为,是对佛教经典的崇敬和深入研读。
整首诗通过对比身心的衰弱与精神信仰的坚定,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带来的精神慰藉和生活意义。白居易在唐代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著称,此诗亦不例外,以简单直接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内心体验。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
应有水仙潜出听,翻将唱作步虚词。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馀。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