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万举守淮安

闻道淮阴郡,舆图属上游。

云连江国曙,地接海门秋。

诗简中朝彦,遥分南顾忧。

青山迎列戟,芳草待扁舟。

楚甸歌新牧,琅邪识故侯。

津桥通晚泊,膏壤课春畴。

树色依官舍,潮声入驿楼。

知君富登览,吟兴满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阴郡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赵万举赴任淮安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首联“闻道淮阴郡,舆图属上游”,开篇点题,以“闻道”引出对淮阴郡的了解,指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位于国家的上游,暗示其战略地位。

颔联“云连江国曙,地接海门秋”,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云与江国相接,日出时分的曙光映照在云层之上,地与海门相连,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大地上,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意境。

颈联“诗简中朝彦,遥分南顾忧”,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敬意与担忧。友人赵万举将带着诗简,向朝廷的贤士们展示才华,同时,诗人也遥感友人在南方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

尾联“青山迎列戟,芳草待扁舟”,以青山迎接友人的到来,象征着友人将受到热烈欢迎;芳草等待着友人的扁舟归来,表达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接下来的几联“楚甸歌新牧,琅邪识故侯。津桥通晚泊,膏壤课春畴。树色依官舍,潮声入驿楼”,继续描绘淮安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通过“楚甸歌新牧”、“琅邪识故侯”等诗句,展现了淮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津桥通晚泊”、“膏壤课春畴”则描绘了淮安的交通便利与农业生产景象;“树色依官舍,潮声入驿楼”则进一步渲染了淮安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气息。

最后,“知君富登览,吟兴满沧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赵万举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雅的文学情趣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在淮安的生活充满诗意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淮阴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殷士儋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淮安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2)

殷士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莫云卿斋中社会得南字

杰士纡名驾,龙门驻驷骖。

高怀倾满座,玄度湛澄潭。

晏岁芳盟密,虚斋霁色涵。

菊馀寒砌媚,芸积古书馣。

序朔风生北,阳回晷渐南。

露葵烹紫蕨,霜果荐黄柑。

兴尽金壶醑,机忘玉屑谈。

才华称彦倩,名理说瞿昙。

有客誇能七,留欢共惜三。

忘年开雅社,竟日纵玄探。

椽烛宵堪秉,严城引去幨。

形式: 排律

送殷无美之任峡州十韵

曾识南荆路,看君赋远征。

山川随五马,冠带控三城。

炎月移官舫,沧洲见吏情。

巡阡分鸟道,卧阁听猿声。

地接巴人国,天清汉帝营。

寻源巫峡近,弥望渚宫平。

司马多奇气,深源复令名。

因知理人暇,应羡著书成。

黄发甘迟暮,青云仗友生。

为余访耆旧,临别重牵萦。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过宝应湖

曾忆垂堂戒,翻成浪枻游。

深春青雀舫,疏雨绿杨洲。

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

乾坤开楚泽,星野带扬州。

影旷天俱入,波摇地欲浮。

平堤控淮浦,曲岸束䢴沟。

树色纷高下,帆阴递去留。

孤城遥若块,乱屋渺如舟。

缓带看芳杜,钩帘起狎鸥。

荡胸银镜晃,对面玉壶秋。

戍鼓沙村外,津亭溪水头。

当年游宦处,重试旧吴钩。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大阅诗应制

庙略收群策,宸游简六师。

代当全盛日,春是大蒐时。

云捧苍龙驾,风回翠凤旗。

辕门开复道,帐殿绕行麾。

细柳前军驻,长杨后骑随。

虬䰅天策将,猿臂羽林儿。

拂剑星文动,弯弓月影披。

连营分雁翼,布阵合鱼丽。

礼示三驱正,锋藏九变奇。

张侯仍是豹,贾勇尽如罴。

引满双雕落,腾空万马驰。

元戎归节制,法从肃威仪。

讵数誇胡猎,还欣奏凯期。

大风歌汉士,吉日诵周诗。

我祖犁庭烈,先皇保泰规。

永言思继述,持以赞雍熙。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