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大阅诗应制》由明代诗人申时行所作,描绘了皇帝亲临大阅兵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军队的威武。
诗中首先提到“庙略收群策,宸游简六师”,意指皇帝在庙堂之策的指导下,亲自巡视并选拔军队,显示了君主对军事事务的重视和掌控力。接着,“代当全盛日,春是大蒐时”点明了这一阅兵活动在国家繁荣昌盛之时、春季万物复苏之际举行,寓意着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云捧苍龙驾,风回翠凤旗”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驾在云中穿梭,翠凤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景象,展现出帝王的尊贵与威严。随后,“辕门开复道,帐殿绕行麾”描述了阅兵场上的布置,展示了军队的组织有序和指挥高效。
“细柳前军驻,长杨后骑随”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军队的驻扎与行进,预示着阅兵的开始。接下来,“虬䰅天策将,猿臂羽林儿”描绘了将领们的英姿,以及士兵们的勇猛,体现了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拂剑星文动,弯弓月影披”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装备与训练,展现了士兵们精湛的武艺和高度的纪律性。最后,“连营分雁翼,布阵合鱼丽”形容了军队的排列布局,既体现了战术的巧妙,也展现了军队的整齐划一。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军队的英勇与国家的强盛,还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敬仰和对未来和平稳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