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叶左丞生日

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

移下小方壶,照初日、嘉林濯秀。

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

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

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卿云轻盈飘动,如翠色墙壁天然开启。
将小方壶移来,映照初升阳光,照亮了美丽的林木。
皇上恩准,让我们在山水间休憩,如同夔龙在此栖息,开辟竹径,连接岩花,尝试一下绘画的手艺。
名声和德行,汉代谁能与你比肩?
红色旗帜与碧绿油幢,想来自古至今,这山中还未曾有过如此景象。
亲手种植的霜松,期待着茯苓生长,酒酿醇熟,泉水清香,再献给母亲以祝寿。

注释

卿云:轻盈的云彩。
衍苒:飘动的样子。
翠壁:翠绿色的峭壁。
天开就:自然形成的。
小方壶:小型的仙人壶。
初日:朝阳。
嘉林:美好的树林。
濯秀:洗涤出清秀之态。
丘壑:山水之间。
憩夔龙:像夔龙一样休息。
丹青手:绘画技艺。
声名德业:名声和品德。
汉代:汉朝。
红旆:红色旗帜。
碧油幢:碧绿的伞状装饰。
山中未有:从未有过的山中景观。
霜松:经霜的松树。
茯苓生:茯苓生长。
斋酿熟:斋戒期间酿成的酒。
玉泉香:泉水香气。
萱堂:母亲的居所。
寿:祝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诗中的“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一句,以宏伟壮观的景致开始,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

接下来的“移下小方壶,照初日、嘉林濯秀”则表现了诗人对晨光初照时分辉映照于山林之美的细腻描绘。这里的小方壶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灵世界,而初日和嘉林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纯净与生机。

“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一句中,“君恩”可能指的是朋友间的情谊或是对某种境遇的感激,而“丘壑憩夔龙”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地位。

紧接着,诗人写到了“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这里显然是在描述自己在山中探索和创作的情景。开辟竹径,延续岩上的花卉,以及小试自己的绘画技艺,都彰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与生活享受。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一句,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精神寄托和价值认同。这里提及“汉代”,可能是将自己置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以此作为对个人成就与德行的自我肯定。

“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一句,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超越时空界限的向往。红旆和碧油幢可能是某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或是道具,而“山中未有”则表达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

最后,“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几句,则是在描绘诗人在山中的日常生活。种植霜松,等待茯苓的成长,以及描述斋酿和玉泉的美好,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理想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

王家人地,奕奕争高秀。

金紫照青春,想当日、乌衣巷口。

声名气概,今见两朱轓,诗似锦,酒如渑,属意风光厚。

酿泉石壁,未减南阳寿。

清兴与谁同,探梅萼、溪桥驿堠。

东风御柳,应访此韩翃,归步稳,赤墀边,肯记幽栖否。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族兄无言召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骑鲸。

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从今直上鳌峰去。

应记经行处。莫将险语乱江声。

却怕月中高卧、彩虹惊。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

名园清昼漏签迟,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卧看碧峰峨弁。

向来魂梦几曾真,休怨断、楼高不见。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踏莎行.游凤凰台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廖廓。

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

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