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仲律先生(其二)

桃李无言定有言,采花食实信人喧。

先公天上何熊兆,后裔人间愧漆园。

门户群鸦归返照,杖藜独树倚高原。

懒回浦口经年首,几度长髯付一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桃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桃李无言定有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桃李以智慧与情感,暗示它们虽不言语,却以果实与花朵诉说着生命的奥秘和自然的法则。接着,“采花食实信人喧”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无论是采集花蜜还是食用果实,都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即便外界对此议论纷纷,也难以改变这一自然法则。

“先公天上何熊兆,后裔人间愧漆园”两句,将话题转向历史与家族,通过“先公”与“后裔”的对比,表达了对家族荣耀与个人责任的思考。这里“何熊兆”可能是指某种预示家族兴盛的象征,而“愧漆园”则可能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先辈成就的自省或谦逊之语,暗含着对知识与道德追求的重视。

“门户群鸦归返照,杖藜独树倚高原”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门户前鸦雀归巢,老者独自倚靠在高树下的宁静景象。这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也隐喻了人生的孤独与追求。老者的形象,手持藜杖,倚靠在高树之下,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岁月静好的一种向往。

最后,“懒回浦口经年首,几度长髯付一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这里的“懒回”既是对过往的留恋,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无奈。“经年首”意味着长时间的等待或期盼,“几度长髯付一掀”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岁月流转之快,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沈仲律先生(其三)

标榜何曾敢浪言,不应耳目厌嚣喧。

抽头卧看千山雨,送老穷甘五亩园。

残夜茶瓯供短咏,严风竹壁露寒原。

孤帷不为梅花发,不放跏趺不一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沈仲律先生(其四)

山林形影复何言,言有桑麻墅老喧。

总为食贫歌帝力,不妨抱瓮向人园。

行无愧影终然好,罪或欺天不可原。

种树书常留枕畔,把锄手倦把书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沈仲律先生(其五)

祗有东风竟不言,吹开万化不曾喧。

光阴放我还收我,花柳南园又北园。

紫气何来逢尹喜,采丝无计绣平原。

狂飙莫送长江目,浩浩东流势共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其二)

一回人物如公少,三楚姓名从古喧。

沧海会同都活水,芳菲次第各名园。

藜羹莫道无莱妇,兰畹应谁负屈原。

自古是非看汗简,一番披抹一番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