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

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名山大川近在眼前,我的老师独居一室
常常聆听《楞伽经》,面对的是清新的绿色光芒
山谷积聚了白雪般的色彩,莓苔蔓延到屋梁之上
气息在古老的墙壁上回荡,气势引导着幽深的阶梯绵延不断
我渴望在薜荔叶下漫步,每日都能见到金色香炉中的袅袅香烟

注释

名岳:著名的山脉。
庑下:近旁。
吾师:我的老师。
居:居住。
楞伽经:佛教经典。
清翠光:青翠的光芒。
百谷:众多山谷。
莓苔:青苔。
屋梁:房屋的横梁。
古壁:古老的墙壁。
势:气势。
幽阶:幽深的台阶。
薜叶:薜荔叶子。
金炉:金色香炉。
香: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深山之中,名岳庑下的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开篇即以“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高洁自守的佛教修行者形象,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中人物的精神追求远离尘世。

接着,“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显示了这位师傅在阅读佛经时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内心的净化与提升,这里“清翠光”或许象征着精神的明净和超脱。

下片转向自然景观,“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生动地描绘了深山中冬日的静谧与纯净,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这里“百谷聚雪色”强调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洁白,而“莓苔侵屋梁”则表现出生命力旺盛,连建筑也无法阻挡其生长。

“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一句,则通过对空气流动和古老墙壁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时间的悠久感。这里,“幽阶”指的是隐秘而又延绵的台阶,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结尾“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与精神世界交融的向往,以及对高僧修行生活的一种敬仰和追求。这里,“薜叶下”暗示了深山密林,而“金炉香”则是佛教仪式中常见的清净之物,象征着心灵的洁净与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精神修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净化的心境。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洛中高士日沈冥,手自灌园方带经。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鹖冠葛屦无名位,博弈赋诗聊遣意。

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誇钟太尉。

东篱二月种兰荪,穷巷人稀鸟雀喧。

闻道郎官问生事,肯令鬓发老柴门。

形式: 古风

杂兴

沈沈牛渚矶,旧说多灵怪。

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

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

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兰艾本殊香,察见泉鱼固不祥。

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

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

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

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

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

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形式: 乐府曲辞

百花原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