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冒襄的作品,题为《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感慨,以及对故人旧地的怀念。

首句“历尽中原破衲身”,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艰难求生的形象,"破衲身"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和磨砺。接下来的“竹关坚键识前因”,通过竹关的坚固,暗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深刻记忆和对世事变迁的理解。

“更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坚韧和对历史长河中先贤的追忆,即使历经生死,仍然能与古人精神相接。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运用典故,朱岳是地名,可能暗指友人或自己在隐居之地的思念之情,而“岸纶巾”则借古人形象寄托自己的志向。

最后,“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回忆起与友人往昔的时光,如同并肩作战的明珠,共同度过了许多风尘岁月,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有个人的沧桑体验,又有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冒襄作为明末清初文人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14)

冒襄(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字:辟疆
  • 号:巢民
  • 籍贯: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
  • 生卒年:公元1611-1693年

相关古诗词

戊戌仲冬九日陈其年初过塞庐宴集即席限韵

异代论交风雪寒,飘然书剑泪痕看。

楼松化石今余几,风雨如期古所难。

对尔须眉堪共照,问他薇蕨许谁餐。

霜天片月当年白,萧飒西风夜未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三)

无复春城《金缕衣》,斑骓蹀躞是耶非。

张郎街后人何处,白傅园中客已稀。

誓作浮萍随水去,好从燕子背人飞。

误传柳宿来天上,一堕风尘万事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四)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

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

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小秦淮曲(其一)

何处能令客思消,沿流出郭到红桥。

更无丽瞩堪娱悦,随苑风光是柳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