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四)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

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

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冒襄对阮亭《秋柳》诗的和作,以台城和隋苑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边关战事的忧虑。首句“台城隋苑总相怜”,以台城与隋苑的衰败象征昔日繁华的消逝,流露出惋惜之情。次句“忆昔萦堤并拂烟”描绘了往昔美景如梦似幻,如今只剩下回忆。

“金屋流萤俱寂寞”借金屋和流萤的孤寂,暗示宫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而“玉关羁雁苦缠绵”则以离群的雁比喻边关将士的思乡之苦,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接下来,“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通过树木的生长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频繁战事的不满,尤其是对于年轻力壮的士兵而言,他们的青春正值盛年却被征召到边疆,令人痛心。“健儿欲折”形象地刻画出战争对青年生命的摧残,而“凉秋又临边”则加重了这种悲凉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边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14)

冒襄(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字:辟疆
  • 号:巢民
  • 籍贯: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
  • 生卒年:公元1611-1693年

相关古诗词

小秦淮曲(其一)

何处能令客思消,沿流出郭到红桥。

更无丽瞩堪娱悦,随苑风光是柳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小秦淮曲(其二)

千丝吐尽尚为蚕,花月心情事事堪。

前夕家园争乞巧,穿针小妇忆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小秦淮曲(其三)

游侠髯麻柳敬亭,恢谐笑骂不曾停。

重逢快说隋家事,又向河亭一日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送别陈其年

城角苍凉夜如水,江干北风一千里。

故人驾言欲遄征,薄暮呼童具行李。

慷慨握手出城隅,欲别不别歌《骊驹》。

酒酣相顾各叹息,仰天熟视西飞乌。

须臾月落孤城堞,茫茫万里江涛叠。

挥手河梁归去来,孤帆六幅轻如叶。

吁嗟聚散何太悲,人生自有别离时。

去年惜别寒江畔,今年又作送君词。

君归勿复伤迟暮,世人谁爱扬雄赋。

铜官山头百草枯,好向霜天猎狐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