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忠观》由清代诗人蒋廷锡所作,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功业的深刻思考。
首联“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描绘了乱世中的动荡与英雄辈出的景象。五季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干戈代表战争,草窃则形容社会动荡不安。这里既展现了那个时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也暗含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英雄人物得以涌现的幸运。
颔联“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进一步将视角拉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通过“一角国”和“百年庙”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唐宋两朝的土地与山河,虽历经百年,但依然承载着后人对前朝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颈联“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引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凌烟阁是唐朝皇帝为表彰功臣而设立的场所,其中悬挂着功臣的画像;衣锦营则是宋代的一种表彰方式,通过在营中悬挂功臣的衣冠来彰显其荣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对功勋卓著者的纪念与尊崇。
尾联“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以设问的方式,将话题引向三国时期的周瑜(字公瑾,号仲谋),询问如果他生活在贩盐为盗的时代,又会如何自处。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忠诚与权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个人选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表忠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功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