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荣昌县田家书所见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

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

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

田家不识纨与縠,木棉未得裁衣服。

何日边城罢战输,男耕女织万事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劳苦。开篇“田家无桑蚕不育”,直接点出农民因缺乏桑树而无法养蚕,生活困顿。接着“寒机不奈蛩声促”一句,通过寒夜中纺织机的无奈与蟋蟀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以“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描绘了农人种植木棉的场景,虽有自然之景的美丽,但背后是农民的辛勤与期待。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展现了农忙时节,妇女们不分昼夜地劳作,甚至比采桑还要频繁地去探花,反映出劳动的繁重。接着“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通过服饰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刻画了农妇们的辛勤劳作,以及收获的喜悦。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描绘了夜晚归家的情景,虽然环境昏暗,但农妇们仍需继续劳作,以蜡烛替代照明,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坚韧与适应。接下来“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进一步展示了农妇们日夜不息的劳作,却难以完成任务的无奈。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通过地理环境的描述,暗示了边疆的艰苦与遥远,以及运输物资的不易。最后“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揭示了农民不仅要面对日常的劳作,还要承担为边防提供粮食、物资的重任,以及向官府交纳赋税的压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生活状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275)

程本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泸水

泸水直流三峡去,归舟便好驾秋涛。

五云东北空回首,万里西南入不毛。

殊俗未知何地乐,畏途谁念此生劳。

泪痕满袖和尘土,留待山妻浣我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过呈贡县

马头呀海口,鳌背屹云根。

雁塔城南寺,渔家水北村。

天朝无外国,地气近中原。

愿易伽宗部,居官长子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至遏逆村(其一)

陇树千行立,溪云一缕生。

登山复涉水,正是蜀中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晚至遏逆村(其二)

地入临安界,山藏遏逆村。

夷门解迎客,牵马到柴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