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四首(其四)

南渡烟花百战馀,炀王曾此驻征车。

□兵孰与荒游乐,也要芜城作帝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的《扬州四首》中的第四首,通过对扬州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消逝的感慨。

首句“南渡烟花百战馀”,描绘了扬州在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之后,仍然残留着往日的繁华景象,如同南渡时期遗留的烟云,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彩。这里运用了“烟花”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也暗含了战争后的残破与繁华并存的复杂局面。

次句“炀王曾此驻征车”,点明了扬州的历史地位,提到隋炀帝曾经在此停留,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帝王,他的驻足不仅象征着扬州的显赫地位,也暗示了扬州曾经的繁荣与奢华。

接下来的两句“孰与荒游乐,也要芜城作帝居”,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一方面,扬州作为帝都的辉煌已成过去,如今的它或许更适合作为一个游乐之地;另一方面,即使是荒废的城市,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成为帝王的居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荒废与繁华,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扬州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镇江

万里长江铁瓮城,三峰底柱犬牙撑。

山回北固常潮立,堑入东吴接海平。

自昔丹徒王气断,于今京口暮云横。

奔涛犹作蕲王鼓,想见残魂堕马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泛舟西湖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

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

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公苏公祠

百年身世类转蓬,老少行藏大略同。

此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春山杜宇啼诗魄,秋水芙蕖笑醉翁。

为有甘棠遗爱在,垂杨掩映晚烟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七里滩

故人已作赤符帝,公坐钓台羊裘敝。

三公不见此渔舟,华衮讵足当埤堄。

星辰一夜犯帝座,九重旧交深相契。

谁与天子共榻眠,惊天动魄事非细。

人言桐江钓虚名,名岂寻常称遁世。

天子不臣成高尚,此事由来关遭际。

又言公非佐命才,许由岂屑谈经济。

郎官将相列云台,功名再世不堪夸,气节千秋永不替。

君不见七里滩,至今清澈底,清风不愧梅家婿。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