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别我时,送子到巷口。
约去百步地,出巷更引首。
乃与二三子,回所舍依依。
故人情可见,何用送行诗。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公之所设施,道德之馀事。
有性给其才,无物蔽其意。
大车积以载,牛刀迎者解。
以要操其纲,以妙观其会。
善誉不尽知,善毁没可讥。
校之古人辈,彼若有所为。
公之所然者,以智不以凿。
其力日以裕,其济日以博。
至于我曹者,使相望相闻。
犹能领官属,携诗叩吾门。
先看陶家柳,次看陶家菊。
茶中许投花,坐上呼燃烛。
顾我为乐叟,勉我以不倦。
我是孟东野,终附郑公传。
自明多奇辞,更为奇怪歌。
好共卢仝骑绿耳,吟哦直上昆崙坡。
更令张旭辈,醉中挥笔书嵯峨。
安用呼老子,两脚跨橐驼。
有命得坚疾,无术除沉痾。
一从水木迭用事,肺为废物囚网罗。
而况小暑之后有初伏与大暑,更添热厉兼昏魔。
骨閒赫赤炭丸走,皮上烘炙铁手摩。
有时一屋之内但觉汤火近,不辨镬与锅。
手持匕箸腹先胀,酒到喉咙颜已酡。
青黏漆叶无所用,鸟伸熊顾其奈何。
五脏孰云可湔洗,百骸终恐生虫窠。
脱身难上赤霄路,梦魂忽泛沧溟波。
沧溟尽处是星汉,有人常弄机与梭。
枯槎去后更无客,历历赤桂来经过。
取得良书挂牛角,持将斗柄吞明河。
但把明河吞满腹,不去龙田拾瑶玉。
便控鳌头出海来,霞点云痕在眉目。
起穿两柳行青莎,怪歌使我须吟哦。
吟哦作文非小事,要为法度后世无讥诃。
大抵文章本诸内,归之无憾斯平和。
拟之于经辅之友,精讲明辩相切磋。
君虽病肝,其心可用教。我虽病肺,心亦不自阿。
日夜思索,已矣老矣,所学亡失多。
一别北轩君,参商与胡越。
先声从西来,尘榻为君拂。
吟行时引头,吟坐即摇笔。
未见问行人,既见惜短日。
缓颊相问劳,剧谈尽忠切。
耳窍虽塞豆,口角自流沫。
崔子祥而论,祝令闵且说。
篱閒菊参差,樽中酒澄澈。
把酒互相劝,投菊两不绝。
客主莫分辨,僮仆亦娱悦。
若比庞公家,妻子不罗列。
悔令唱骊歌,惜不醉寒月。
念子为令尹,行义高突兀。
当官志不回,敛版腰可折。
与俗皆背驰,而慕古遗烈。
竹节生便坚,剑气久已发。
其时东野外,频烦大夫谒。
篇章日相寻,气势谁可遏。
仍携大轴来,使我两目阅。
人事有合离,岁月成恍惚。
逸翮腾方高,骏马足不蹶。
子实不我忘,我亦不子忽。
与之气类同,见之心欲豁。
金城不可破,铁槊不可夺。
择交盖已定,言志亦已合。
布阵诗甚详,挥洒手不歇。
更约临行时,斯言可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