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倪敦复(其一)

一别北轩君,参商与胡越。

先声从西来,尘榻为君拂。

吟行时引头,吟坐即摇笔。

未见问行人,既见惜短日。

缓颊相问劳,剧谈尽忠切。

耳窍虽塞豆,口角自流沫。

崔子祥而论,祝令闵且说。

篱閒菊参差,樽中酒澄澈。

把酒互相劝,投菊两不绝。

客主莫分辨,僮仆亦娱悦。

若比庞公家,妻子不罗列。

悔令唱骊歌,惜不醉寒月。

念子为令尹,行义高突兀。

当官志不回,敛版腰可折。

与俗皆背驰,而慕古遗烈。

竹节生便坚,剑气久已发。

其时东野外,频烦大夫谒。

篇章日相寻,气势谁可遏。

仍携大轴来,使我两目阅。

人事有合离,岁月成恍惚。

逸翮腾方高,骏马足不蹶。

子实不我忘,我亦不子忽。

与之气类同,见之心欲豁。

金城不可破,铁槊不可夺。

择交盖已定,言志亦已合。

布阵诗甚详,挥洒手不歇。

更约临行时,斯言可赠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官场理想的追求。诗人徐积与友人倪敦复的深厚情谊贯穿始终,从初次分别的不舍到重逢时的欢聚,再到对官场理想的共同追求,展现了真挚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

诗中以“一别北轩君”开篇,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接着,“参商与胡越”比喻两人虽相隔遥远,但心却紧紧相连,如同参星与商星,虽不同时出现,却永不相忘。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令人动容。

“先声从西来,尘榻为君拂”,预示着友人的归来,诗人提前准备,以最诚挚的态度迎接。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尊重,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吟行时引头,吟坐即摇笔”,生动描绘了友人相聚时的场景,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充满诗意与灵感。这种氛围的营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未见问行人,既见惜短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等待与相聚之间,时间显得尤为珍贵,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深化了对友情的珍惜之情。

“缓颊相问劳,剧谈尽忠切”,展现了两人交谈时的真诚与深沉,不仅关心彼此的生活,更在谈论中传递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忠诚。

“耳窍虽塞豆,口角自流沫”,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交谈时的热烈与投入,即使外界干扰,也无法阻挡他们交流的热情。

“崔子祥而论,祝令闵且说”,通过引用古代贤者的言论,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篱閒菊参差,樽中酒澄澈”,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美景与温馨氛围,菊花的参差与酒的清澈,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美好。

“把酒互相劝,投菊两不绝”,体现了聚会中的欢乐与和谐,通过饮酒与投掷菊花的游戏,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若比庞公家,妻子不罗列”,通过对比,强调了两人对官场外的简单生活与精神追求的重视,体现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向往。

“悔令唱骊歌,惜不醉寒月”,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愿意沉浸在友情与美酒之中。

“念子为令尹,行义高突兀”,赞扬了友人在官场上的正直与高尚行为,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当官志不回,敛版腰可折”,表达了对坚守原则与理想的决心,即使面临困难,也不会改变初衷。

“与俗皆背驰,而慕古遗烈”,强调了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越,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竹节生便坚,剑气久已发”,以竹与剑的意象,象征了友情与理想的坚韧与锋利,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我。

“其时东野外,频烦大夫谒”,描述了友人频繁拜访的情景,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

“篇章日相寻,气势谁可遏”,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作品所展现的磅礴气势。

“仍携大轴来,使我两目阅”,体现了对书籍与知识的珍视,以及对友人带来的礼物的感激。

“人事有合离,岁月成恍惚”,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逸翮腾方高,骏马足不蹶”,以鸟与马的意象,象征了友情与理想的飞翔与稳健,无论未来如何,都能保持前行。

“子实不我忘,我亦不子忽”,表达了双方对彼此的深深记忆与关注,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与之气类同,见之心欲豁”,强调了两人在气质与心灵上的契合,使得相见之时,心胸开阔。

“金城不可破,铁槊不可夺”,以坚固的城墙与难以征服的长矛,象征了友情与理想的不可动摇。

“择交盖已定,言志亦已合”,表达了对友情与理想的共同选择与认同,体现了对人生道路的坚定。

“布阵诗甚详,挥洒手不歇”,描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合作与努力,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更约临行时,斯言可赠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分别在即,也要留下美好的回忆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理想、自然、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人性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倪敦复(其二)

县令醉时花满睫,县令卧时云满榻。

其时北面竹轩凉,雨声霎罢风飒飒。

美人争唱醒酒歌,湿透红绡声未匝。

玉容沃以沉香水,瑶槃冻屑珠玑杂。

魂梦适从何处来,帐中犹把浮云踏。

自说骑鸾向阆风,到时玉洞诸仙合。

只被桃花迷杀人,行顾瑶关忽双阖。

枕上犹能走笔吟,累累吐出珠千蛤。

压倒唐时白与元,两翁相顾如何答。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答范君锡(其一)

醉中吟问风流掾,酒价太高何日贱。

如何使我典衣沽,诗人未有春衫绢。

诗人有酒不须歌,自有春风四面多。

山阳才吏倪大夫,烦君为我特致书。

正月腊寒犹未去,诸君吟坐待围炉。

形式: 古风

答范君锡(其二)

报漫翁,无钱可沽酒。青衫典不得,黄卷卖不售。

借问公田中,秫米种几斗。

休管将来旱与水,莫为妻儿种粳米。

兄来留下二万钱,送与酒家主人未。

不然何计见春风,空将花插白头翁。

簿书营营几时了,何如载酒访扬雄。

形式: 古风

答范君锡(其三)

漫翁俊逸几无偶,安得吟诗类中酒。

却是蓬头枕上吟,不知还有人嗔否。

漫翁春思今如何,但觉新诗老更多。

却应笑我粗豪甚,颇似将军出塞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