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仁一初尊师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听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岂无夙世因,坐对古佛灯。

庶几一言下,彼此證三乘。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作品《访仁一初尊师》,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高僧智慧的敬仰。首句“愿闻清净法”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聆听佛法清净之道的愿望,显示出他对精神追求的虔诚。接着,“往谒富春僧”描绘了他前往拜访僧人的行动,暗示着对知识与智慧的主动寻求。

“妙论听不厌”赞美了僧人讲解佛法的精妙,诗人听得如痴如醉,从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滋养。“道心中自增”则表明他的内心世界因为佛法的启示而更加丰富和提升。诗人感叹:“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将佛法比喻为珍贵的醍醐,强调其对他的深远影响。

“岂无夙世因”暗指诗人与佛法的缘分深厚,可能并非初次接触,而是有着前世的因缘。最后两句“庶几一言下,彼此證三乘”表达了诗人期待在与僧人的交流中,能够共同证悟佛法的三大乘教义,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热忱和对智慧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智慧的渴求,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雪斋

万有从妄作,庸辨伪与真?

假山复假雪,空色自相因。

东坡古维摩,出语惊天人。

弹指为说法,一息乃万旬。

旧时言所说,几见湖水春?

染习或未除,示此前后身。

题诗附斋壁,庶与坡诗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思云轩,为罗从事赋

山川望三山,相去几万里?

亲舍白云下,怀思曷云已?

朝思歌陟岵,暮思歌陟屺。

如之何勿思,禄不及甘旨。

哀哉天壤间,此思孰终始?

举目皆白云,宁论此与彼?

但移思云心,夙夜勤治理。

委质既在心,忠孝同一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郭文医虎图

利忘九重渊,珠从龙颔得。

仁忘千金躯,手探虎口骨。

兽或复其性,其祸不可测。

驯扰亦何术,贵在道与德。

形式: 古风

天茁亭,为柳膺赋

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

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

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

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

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

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

造物茁此徒,于世宁妄作?

贤哉宋宇叹,美矣樊迟学。

勿嫌食肉鄙,儒家贵俭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