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茁亭,为柳膺赋

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

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

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

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

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

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

造物茁此徒,于世宁妄作?

贤哉宋宇叹,美矣樊迟学。

勿嫌食肉鄙,儒家贵俭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天茁亭,为柳膺赋》,通过对贫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描绘了权贵之家的奢华与贫寒人家的清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接着,“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提出命运的不均等,暗示了对天命的质疑。

诗人以“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表达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即使简朴的生活也能自给自足。他用“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形象地描述了朴素的饮食,虽然不是豪宴,但自有其淳朴之美。“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进一步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表明诗人认为物质的丰盛并非长久之计,简朴的生活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接下来,他引用古人“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的例子,赞赏那些坚守道义、甘于淡泊的人。

最后,诗人借宋宇和樊迟的故事,倡导节俭美德,提醒人们不应鄙视肉食,而应珍视儒家提倡的俭约精神。整首诗语言质朴,寓理于事,富有哲理,体现了张昱深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妙高院

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临。

二客从事者,扶藜长松阴。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

佛香出宝阁,一息契初心。

心如白莲花,尘垢何由侵?

攒眉入社后,此会还可寻。

庐山得远公,法侣满东林。

虎溪偶然事,传笑直至今。

我辈仍避俗,垕师诚可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寿光宫访道士不遇,留题

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传昔丹霞士,于斯鍊金液。

丹井虽尚存,鸾鹤无一只。

徘徊长松下,瞻望云气白。

不见种桃人,惆怅还理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宜晚堂,送江架閤还奉化

隆替理之常,仕进难固必。

在事寡尤悔,于心孰欣戚?

从来黄甘里,先庐颇完葺。

虽非大哉居,亦异环堵室。

归来宜晚岁,怀抱得所适。

讴吟及芳辰,言笑共佳夕。

赤城有霞气,光照五色笔。

门前有大路,而无车马迹。

幸焉返初服,素愿于此毕。

冥冥江上鸥,矫首羡归翼。

形式: 古风

过清逸处士卢公墓上作

处士古豪杰,在众不自异。

平昔乡曲间,随时以轩轾。

聚书千馀卷,将遗子孙计。

酝酒百馀石,将虞宾客至。

甚慕鲁仲连,于人无所媚。

辟书下台省,踰垣而趋避。

遂隐清平山,居然事高致。

地邻万松岭,日夕闻鹤唳。

朝论美其风,锡以清逸谥。

煌煌杨宣慰,深情托姻契。

岂期七十年,遽弃人间世。

遂使倜傥怀,消尽虹蜺气。

高坟蔓宿莽,宁不为长喟?

子常仕今朝,宗庙瑚琏器。

自唐谱系存,簪缨旧门地。

贤哉郭有道,毋忝蔡邕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