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温炎泉脉》由明代诗人甘守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温度变化的微妙与复杂性。
首句“一脉春风吹玉律”,以春风比喻温暖,玉律象征寒冷,巧妙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温度状态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春风本应带来温暖,却在诗中与寒冷形成冲突,引人深思。
次句“何如挟纩又生寒”,“挟纩”原指穿着棉衣,这里用来形容在春风中仍感到寒冷,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温暖的季节里,也可能感受到寒冷的不适。这一句通过个人感受深化了前一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个体体验的影响。
第三句“惨舒任是乾坤手”,“惨舒”意为冷暖变化,乾坤手则象征着自然界的主宰力量。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中温度变化的不可控性和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都是自然界的安排,人类只能顺应。
最后一句“不是时情冷暖看”,强调了时间与情境对于温度感知的重要性。它指出,人们对于冷暖的感受不仅取决于实际的温度,还受到时间、情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探讨了温度变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而独特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