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

白玉堂前野水滨,何曾荣悴异精神。

当于香色外观韵,可怪冰霜里有春。

天下无花堪伯仲,江南惟尔不风尘。

欲将素王相推戴,老向山中作素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咏梅》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赵文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白玉堂前野水滨”,以“白玉堂”象征高洁之境,而“野水滨”则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朴素与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梅花不畏环境、独立自处的品格。

“何曾荣悴异精神”,进一步强调梅花无论在繁盛或凋零之时,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始终如一,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展现出梅花坚韧不拔、超然物外的特质。

“当于香色外观韵,可怪冰霜里有春”,通过“香色外观韵”描绘梅花的香气与色泽之美,以及其在严寒中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梅花虽处逆境却能绽放生命之美的景象。

“天下无花堪伯仲,江南惟尔不风尘”,将梅花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突出其在品质上的卓越,同时强调江南地区唯有梅花能保持高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体现了诗人对梅花高尚情操的高度评价。

“欲将素王相推戴,老向山中作素臣”,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推崇与敬仰,将其比作“素王”(即清白之王),并希望像梅花一样,在山林间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誉,不仅展现了梅花独特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赠媒者二首(其一)

青鸾解报仙郎信,红叶能传禁女情。

东家把酒西家笑,只作春风过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媒者二首(其二)

空谷佳人独笑歌,不烦花鸟使相过。

红妆洗却蛾眉丑,纵有良媒可奈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赠遗君,双珠玳瑁簪。

闻君有他心,当风烧之扬其灰。

从今已往,勿复相思。勿相思,又相思。

秋风□□晨风飔,心思君兮君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止法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

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

位极三公殊未惬,粟积千仓犹道乏。

黄金满匮尚求多,华屋连云常苦狭。

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