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闰晦日

孟陬闰晦半春光,夜刻初消昼刻强。

谷鸟有声皆得意,林花无处不飘香。

池经夕雨添新渌,柳舞东风发故狂。

亭压高城延过躅,湛然清兴引杯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闰月晦日的春景,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联“孟陬闰晦半春光,夜刻初消昼刻强”点明时节与时间,春光半掩在闰月的晦日中,夜晚的钟声刚刚消逝,白昼的时光已然充足,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

颔联“谷鸟有声皆得意,林花无处不飘香”通过鸟鸣与花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谷中的鸟儿每一声啼叫都充满着满足与喜悦,林间的花朵无论何处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和谐之美。

颈联“池经夕雨添新渌,柳舞东风发故狂”进一步描绘了水池与柳树的景象。经过夜晚的雨水滋润,池水更加碧绿,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似乎在尽情地舞蹈,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动感。

尾联“亭压高城延过躅,湛然清兴引杯长”则将视角转向了亭台楼阁。高耸的城墙上,亭子静静地矗立,仿佛在等待着游人的到来。诗人在此处饮酒赋诗,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清逸,体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春晚过幽谷口占

先春当日探芳芽,瞬息而今已落花。

碧实有心应见笑,岂须新艳引流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又和至丛山堂口占

残红新绿媚朝晴,脚到丛山眼倍明。

春老物情皆有趣,只应犹欠早莺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小雨乘兴游城西竹园

冷逼林坳笋未筠,润通花底砌无尘。

且倾文举盈樽酒,莫惜林宗折角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会饮牡丹丛间

移樽近槛就香多,辄效花前小子歌。

愿扩酒肠无惜醉,淡红楼子独嵯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