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祐太后挽歌辞三首(其一)

三朝钦母训,四海被仁风。

仓卒垂帘政,艰难取日功。

仙游暌懿范,孝慕惨皇衷。

寝隧休华饰,灵輀必返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三代敬奉母亲的教诲,普天之下感受仁爱之风。
匆忙中她掌管政务,面对困难取得显著功绩。
仙逝后的离去令人怀念她的典范,孝心使皇帝悲痛至深。
陵墓无需华丽装饰,灵柩必将返回她的故乡嵩山。

注释

钦:尊敬。
训:教诲。
仁风:仁爱之风。
仓卒:匆忙。
垂帘政:女性掌权(古代皇后或太后代行君权)。
艰难:困难重重。
懿范:美德的典范。
孝慕:孝心和哀思。
惨皇衷:皇帝内心的悲痛。
寝隧:陵墓。
华饰:华丽装饰。
灵輀:灵柩。
嵩:嵩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所作,名为《隆祐太后挽歌辞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皇后的哀悼之情和对她的怀念。

"三朝钦母训,四海被仁风。" 这两句赞颂太后对国家的贡献,她的教诲如同母亲般关照着整个王朝,而她的仁慈影响遍布四海,每个角落的人民都感受到了她带来的恩惠。

"仓卒垂帘政,艰难取日功。" 这两句诗表达了太后在临危之际仍然不忘国事的高尚品格,她即使身处病痛中,也还在关心国家大事,显示出她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仙游暌懿范,孝慕惨皇衷。" 这两句诗描绘了太后仙逝后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她的哀思。"暌懿"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仙人乘云而去的样子,而"惨皇衷"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太后离世的不舍和悲痛。

"寝隧休华饰,灵輀必返嵩。" 这两句诗是对太后的安葬之地进行描绘。"寝隧"指的是太后的陵墓,而"灵輀必返嵩"则预示着她的灵魂将要返回那座神圣的山中,表达了作者希望太后能够安息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隆祐太后生平和品德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她离世后的深切哀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晚天冥漠霰初飞,皓皓山颜复水湄。

莫遣瑶林生染污,却忧云路隐巇危。

寒侵夜褐樽前觉,春入晴檐枕上知。

忆得梁园探花早,十年泪眼看旌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馆中简张约斋

书生赋分合穷愁,官与休辰不肯休。

清晓犯寒开省户,谁家见雪似瀛洲。

烂银宫阙云端见,素柰园林月下游。

说与南湖张秘阁,速来同直道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鹿鸣燕诗送诸进士

讲艺欣闻暂息兵,槐花秋晚诏群英。

胡尘不隔蟾宫路,镜水初题雁塔名。

礼盛邦侯开宴豆,道隆乡老萃簪缨。

更期妙手皆穿的,荐士吴僚亦与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穷腊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间关。

永怀契阔徒酸鼻,无力吹嘘祇厚颜。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曳裾端向龙门去,清梦犹应忆故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