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轻寒无赖入征裘,野水闲云总是愁。
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过蘋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江边客舍时的感受。"轻寒无赖入征裘",诗人以"无赖"形容轻寒,形象生动地写出寒气穿透衣裳,令人不胜其扰的情景。"野水闲云总是愁",将水和云人格化,赋予它们忧郁的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极目远山横霭外",诗人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迷茫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期待和对未知的迷茫。"数声鸣橹过蘋洲",几声船桨划水的声音,打破了江面的宁静,也勾起了诗人对旅途和远方的联想,可能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世界,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赊。
茵幌泥沙可随分,莫将春意殢残花。
青烟著雨傍楼横,辗转虚窗梦不成。
客里清愁无可奈,卧听檐溜泻秋声。
忧世心衰且乐天,不妨飞咏此云川。
天高地下有千载,物换人非无百年。
晓日曈曈一岁初,乡闾盛会说吾庐。
运当尧历三千六,数协羲图五十馀。
脩竹岁寒欣得友,野花春色且携书。
大篇听取艰贞训,万古天心定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