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可能指的是陶渊明)好饮而常醉,有时甚至在山石上小憩的情景。诗人袁枚通过"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这两句,展现了人物的率真与洒脱。他接着以"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表达对这位醉石的赞美,认为其虽为寻常石头,但因陶渊明的醉眠事迹而显得与众不同,流传千古。

诗人进一步借"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来强调,即使贵重如金床玉几,也比不上这醉石因为历史人物的短暂停留而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一句,诗人认为醉石胜过那些象征功绩的高大石碑,因为它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故事,更富有诗意和人文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醉石的描绘,既赞扬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也寓言了历史人物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袁枚对历史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95)

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字:子才
  • 号:简斋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16-1797

相关古诗词

到石梁观瀑布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形式: 古风

咏史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疏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

杀人三十万,于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形式: 古风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形式: 古风

无题

碧桃花下访临邛,含笑开门有病容。

带一分愁情更好,不多时别兴尤浓。

枕衾先自留虚席,衣扣迟郎解内重。

亲举纤纤偎颊看,分明不是梦中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