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次麦岐韵

麻衣穿破不沾尘,海上支离一野人。

本为圣朝无弃物,偶逢儒席得称珍。

红蕖绿浪横孤艇,白雨黄牛废一春。

却愧南山髯长老,闭关深坐一蒲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舟中的隐士形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麻衣穿破不沾尘,海上支离一野人”以“麻衣穿破”象征隐士的朴素与淡泊,“不沾尘”则强调其远离尘世的高洁。而“海上支离一野人”则进一步刻画出隐士独立于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象。

颔联“本为圣朝无弃物,偶逢儒席得称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自信与自豪。他认为自己虽是“无弃物”,但在儒学的殿堂中得以彰显,如同珍宝一般受到重视,体现了他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同。

颈联“红蕖绿浪横孤艇,白雨黄牛废一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红蕖(荷花)与绿浪交织,孤艇漂浮其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而“白雨黄牛”则是对春日景象的生动描绘,雨点如白练般洒落,黄牛悠闲地在田间劳作,春光无限美好。

尾联“却愧南山髯长老,闭关深坐一蒲新”则流露出诗人对南山髯长老的敬仰之情。他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春光之乐,但与南山髯长老闭关修行的深厚修为相比,仍感惭愧。这既是对前辈的尊敬,也是对自己修行之路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

往来三十载,一梦了无痕。

独上东岩望,还开九日樽。

饥鸦行帽顶,来雁阵江门。

淡淡斜阳处,人归何处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厓山哀歌亭

祠堂千顷压江波,张陆之名更可磨。

只少当时文相国,一间亭子表哀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阅周溪图赠刘肃庵主(其五)

水北源南秋更多,满川明月濯缨歌。

长安要结溪山好,去剪苍藤缚钓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秫坡先生钓台

去年尘外访遗踪,亲拜先生旧德容。

人物伟然流俗表,一竿台上钓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