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四)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暮山新月两徘徊。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注释

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秦汉时都有上林苑,这里指行在之所。
鸿雁:汉苏武系于匈奴,汉昭帝使者至匈奴,匈奴诡称苏武已死。
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一只大雁,脚上绑着苏武写的一封信,匈奴才把苏武还给汉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四》。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昼夜的送别之情。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

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急迫而又不愿分别的情景。作者在树荫下与友人畅饮,树上露水滴落,仿佛也在催促他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从渠叠鼓频催"则透露出一种紧迫感,可能是因为友人的离别即将到来。

"暮山新月两徘徊。"

这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景象,朋友们在黄昏落幕、山影揽月之时,还在徘徊不忍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

"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随着夜色渐浓,离别之愁也随着秋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朋友们可能借酒浇愁,但晨风中帆船已经启航,这是无可奈何的别离。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寻自由的意境。朋友们仿佛在水上游弋,就像是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流行坎止忘怀"可能是说即便是在波折不息的人生旅途中,也要保持对往昔美好的记忆。

"江边鸥鹭莫相猜。"

这句诗则在描写朋友间的纯洁情谊,就如同江边的水鸟一样,不存任何猜疑和隔阂。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最后两句,可能是在传递一个积极的信息,或许是友人之间约定好的信号。"鸿雁"在这里象征着朋友间的情谊,它们的归来预示着友情的持久和美好消息的到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送王叔济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

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寿

山寺辋川图。霜叶云林锦绣居。

寿斝浮春珠翠拥,欢娱。满院流泉绕绮疏。

道气自肤腴。几席轻尘一点无。

天要耆英修相业,清都。已有泥书降玉除。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歌子(其二)

远树留残雪,寒江照晚晴。分明江上数峰青。

倚槛旧愁新恨、一时生。春意来无际,归舟去有程。

道人元自没心情。楚梦只因沈醉、等闲成。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