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文文忠师画山水小帆同年属题”为背景,表达了对文文忠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圣母贤王造两朝,个臣风烈屹云霄”,开篇即高度赞扬了文文忠师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将其比作圣母贤王,成就了两个朝代的辉煌,其忠诚与英勇如同高山一般屹立不倒,形象地描绘出文文忠师的崇高形象和深远影响。
颔联“江河世局非难挽,箕尾忠魂不可招”,进一步揭示了文文忠师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立场和不屈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他虽力挽狂澜却难以挽回,其忠贞的灵魂更是无法被世俗所招引,展现出文文忠师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精神。
颈联“大事能无韩魏国,中枢谁复李文饶?”通过类比韩魏国和李文饶,强调了文文忠师在国家大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韩魏国代表了国家的决策中心,而李文饶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此处将文文忠师与之并列,凸显了他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尾联“白头弟子披遗墨,相对苍茫泪似潮。”收束全诗,以白头弟子的形象,表达了后人对文文忠师遗墨的珍视和对其精神的深深怀念。面对文文忠师留下的文字,众人情感激荡,泪水如潮水般涌出,既是对先贤的哀思,也是对文文忠师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文忠师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以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和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