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吟

君不见山前山后雪成堆,朔风撼地声如雷。

孤根忍死受寒冻,须作百花头上魁。

寻春游子不爱惜,马蹄践蹂花狼籍。

芳姿不肯被消磨,饱尽炎凉方结实。

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

那时滋味甜如饴,无忘霜风吹折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吗?山前山后积雪厚如堆,北风吹过大地声音像雷鸣。
独根花草忍耐严寒,只为在百花之首争艳。
游子寻春不珍惜,马蹄踏过花朵纷乱狼藉。
它不愿被摧残,经历酷暑严寒后才结出果实。
果实成熟才被人赏识,进入皇宫接受烹调。
那时它的味道甜美如蜜,别忘了它曾被霜风吹折的时刻。

注释

山前山后:形容范围广泛。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孤根:独立的根茎。
百花头上魁:比喻在众多花朵中最为出众。
寻春游子:春天寻找美景的人。
践蹂:踩踏、破坏。
炎凉:炎热和寒冷,比喻世态人情的冷暖。
玉陛:宫殿的台阶,借指皇宫。
鼎胹:古代烹饪器具,这里指调制美食。
滋味甜如饴:形容味道非常甜美。
霜风:寒冷的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独特之美。开篇即以“君不见山前山后雪成堆,朔风撼地声如雷”勾勒出一幅雪覆大地、北风呼啸的壮丽画面,气氛肃穆而雄浑。紧接着,“孤根忍死受寒冻,须作百花头上魁”则表达了梅花独自挺立于严冬,不畏冰霜,先于其他花卉绽放之美丽。

“寻春游子不爱惜,马蹄践�践花狼籍”一句,通过对比游人寻春而不惜踏坏梅花的行为,反衬出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孤傲。接下来的“芳姿不肯被消磨,饱尽炎凉方结实”更是强调了梅花面对自然考验的不屈不挠,它只在经历了足够的寒暑之后方才绽放。

最后,“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那时滋味甜如饴,无忘霜风吹折时”则是诗人对梅花终于得到赏识的喜悦,同时也没有忘记它在严寒中所经历的一切。这里的“实成”指的是梅花结果,“玉陛”象征着皇宫或高贵之地,表明梅花被提升到了最高荣誉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坚韧不拔、孤傲自立和最终得到认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梅花深刻的认识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态度的推崇。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梦林清叔

已分幽明隔,无端入梦来。

交情今已矣,汝死亦冤哉。

白骨今何在,沧波去不回。

蛟龙慎勿食,之子谪仙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明郊行

年例清明是暮春,今年春事却平分。

故添一闰知天巧,欲探群芳奈雨频。

烟树对人愁脉脉,暮山似我老陈陈。

感时莫洒花前泪,不道中原涨战尘。

形式: 七言律诗

黄君任景伊西上

杞梓非凡材,骐騄非凡马。

朴樕不入公输门,赏骏岂无伯乐者。

龙泉真宝剑,焦尾亦名琴。

张华有眼识紫气,子期解听流水音。

凡物时为之否泰,横宝在道众所爱。

十年读书得一友,送之西征吾意快。

梅花馨,雪花明,仙霞直上逼云津。

别君不作儿女语,万卷诗书早致身。

柳绵飞,榆荚舞,软红尘中花如雨。

逢君一笑上青楼,破费黄金买金缕。

那时君已在瀛洲,而我正为京华游。

便教后举入黄甲,早是输君此一筹。

形式: 古风

寒食呈陈崇清

一百五日寒食节,八十六翁行地仙。

曲水飞觞酬胜景,汉宫传烛忆青烟。

三春幸自添馀闰,双笔今题第几篇。

俛仰兴怀儿辈事,先生有乐在壶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