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德邵檗庵(其一)

绮繻不复尚骄奢,经始菟裘谢物华。

户外韦衣真隐者,屏间孔雀尚豪家。

几年汗简编梼杌,晚岁薰炉负辟邪。

谁谓吾庐还有幸,卜邻归路不相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华丽的装饰不再追求奢华,开始在菟裘这个地方告别世俗繁华。
穿着皮衣的人像是真正的隐士,屋内的孔雀屏风还透着豪门的气息。
多年来辛勤劳作于书籍之中,晚年却只能依靠熏炉驱邪避凶。
谁能想到我的小屋还能有这般幸运,邻居的归途不会让我感到孤单。

注释

绮繻:华丽的装饰。
尚:还。
骄奢:奢华。
经始:开始。
菟裘:古代隐居的地方。
韦衣:皮衣,象征隐士生活。
真隐者:真正的隐士。
屏间:屋内的。
豪家:豪门。
汗简编:辛勤劳作于书籍。
梼杌:古人对恶人的称呼,此处指书籍。
晚岁:晚年。
薰炉:熏香炉,用于驱邪。
吾庐:我的小屋。
有幸:幸运。
卜邻:选择邻居。
归路:归途。
赊:孤单,不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自我满足的心境。开篇“绮繻不复尚骄奢,经始菟裘谢物华”表明隐者已不再追求世间的华丽装饰,而是选择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户外韦衣真隐者,屏间孔雀尚豪家”则对比了隐者的简约与豪门的奢侈。隐者在户外穿着普通的衣服,保持真正的清贫,而豪门之中,即便是屏风后也隐藏着华丽的孔雀。

“几年汗简编梼杌,晚岁薰炉负辟邪”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用简单的工具(梼杌)从事劳作,并在晚年时依旧保持着对道德的追求和坚守。

最后,“谁谓吾庐还有幸,卜邻归路不相赊”表达了诗人对于隐者之庐仍有余庆的质疑,以及面对归途选择时的决绝态度,不愿意再与世俗纠缠。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物欲横流社会的批判。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馀閒。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

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用孙仲益尚书韵二首呈孟信安(其二)

慷慨安周鼎,从容却郢兵。

驰心子牟阙,袖手阖闾城。

前箸陈天陛,先声震敌营。

寰区望弥切,枢筦寄非轻。

行有丝纶诏,宁终鸥鹭盟。

一舒经世策,遐迩颂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陈漕生辰

六管阳初复,前宵月尚圆。

长庚俄梦李,崧岳故兴宣。

国使新恩数,忠臣夙眷偏。

节龙开远目,衣绣耸华年。

日月声名起,风雷号令传。

自应威动岳,曾是力回天。

相国关中粟,尚书地上钱。

委藏淹府库,飞挽乱车船。

南獠元归地,西方正拓边。

定知新将饱,尤赖我公贤。

赫赫兰台旧,飘飘凤沼仙。

终焉还魏阙,聊尔驻荆川。

曲学联珠履,非才污彩笺。

千秋期鹤寿,万里附鹏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郑漕生辰二首(其二)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满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