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漕生辰二首(其二)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满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星辰吉祥之光照耀,门环上瑞气充盈。
春天的小阳节次第而来,月亮格外明亮。
未来期待着繁多的文书,清平时代长路漫漫。
名声因出使广东而更显重要,功绩在吴地圆满达成。
宏大的志向如大海般广阔,奇特的文辞如锦绣展现。
赞誉如同美玉般珍贵,评价公正如同权衡。
松柏永葆青春,芝兰不断新生。
新晋官员被急召,佩戴金带已显荣耀。
内史的言论之美,尚书内心清正。
只因南北交融,才能重振家族昔日声誉。

注释

象纬:星辰经纬。
祥光:吉祥之光。
门弧:门环。
瑞气:吉祥之气。
小阳春:春天的小阳节。
月偏明:月亮特别明亮。
三千牍:众多文书。
九万程:长路漫漫。
使粤:出使广东。
伟量:宏大志向。
溟波:大海。
唾玉:美玉般的赞誉。
提衡:权衡公正。
松柏:松树和柏树。
芝兰:芝草和兰花。
笋班:新晋官员。
金带:金质腰带。
内史:内史官。
尚书:尚书官。
南北相:南北交融。
旧家声:家族声誉。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盛大节日场景与诗人个人情感的古体诗。开篇“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象征着吉祥之物的出现以及家宅门前祥瑞之气的充满。"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则是借助自然景象来烘托节日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两句,用数字的排比,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广阔,可能是在描绘某种历史记载或是个人经历的宏大场面。"名因使粤重,功自满吴成"则是在强调个人的名声与事业成就,这里“粤”有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域名称,而“吴成”则可能是指某种成就或完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两句中,“伟量”表明诗人对某一事物的赞美,而“溟波阔”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广阔的水域或是比喻心胸的宽广。“奇词锦段呈”则是在夸耀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作品的精彩。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一句中,“褒扬”通常用于赞美,而“看唾玉”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珍贵之物的光泽或者是比喻诗人的品德高洁。"轻重倚提衡"则是在讨论轻重缓急的问题,可能是在探讨文学作品中对情感深浅的把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两句,则是通过松柏和芝兰不易凋谢来比喻诗人品格的坚韧和生命力的旺盛。"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一句中,“笋班”可能是在形容某种排列或顺序,而“金带已先横”则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荣誉或者是物品的排列。

最后两句“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历史记载的赞美和个人心境的澄明,以及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家族的荣耀和恢复昔日的辉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日、自然景象、个人的成就与品德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自信满怀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于传统和家族荣耀的重视。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大夫生辰

气转初寒候,祥开既望辰。

应时来鸑鷟,占梦获麒麟。

盛德圭无玷,高才竹有筠。

胸襟藏巨壑,人物妙洪钧。

使者光华远,朝廷宠数新。

鹏程九万里,椿干八千春。

鼎鼐虚前席,风云即要津。

黑头纡衮绣,天意在斯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耿宪生辰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缠。

秋来孤鹤健,霜近古松坚。

邻境豺狼尽,新恩雨露偏。

轺车犹问俗,宝带独优贤。

投笔男儿志,封侯烈士年。

老成端可恃,终冀勒燕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宿于陈氏庵中蚊甚盛达旦不能寝

畏暑肩暂息,初凉戒我行。

王村去城市,捷帆片时程。

到岸才咫尺,两君笑相迎。

回棹不自由,剧谈底里倾。

却泊红莲渚,支筇叩禅扃。

阛阓未有此,一见心眼清。

日暮山萧然,风来竹有声。

危亭仍解衣,坐久太清生。

携枕共席地,醉言强作醒。

蚊声喧不寐,谈馀已窗明。

他乡各蓬转,易散难合并。

共居虽一溪,相望南北城。

胜处偶同践,轻去宁无情。

慇勤拂素壁,留诗当题名。

形式: 古风

中秋不见月

照人明月故应圆,露冷风清八月天。

且看惊鸾呈妙舞,却愁落雁怯虚弦。

裙裾老去真聊尔,色笑公当一粲然。

小院不妨今夜雨,人间那有两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