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湛

数家烟树里,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生平未入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首句“数家烟树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村落的景象,远处的树木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美。接着,“竹湛最佳名”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要景物——竹林,竹子在诗人笔下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某种精神象征。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两句,通过描述农舍和农田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勤劳。秋天的茅屋经过修补,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山田则在一年的辛勤耕耘后,期待来年的丰收。这两句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反映了农民的劳作与期待。

“残阳归牧笛,零露咽虫声”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的乡村图景。夕阳西下,牧童吹着笛子归来,悠扬的笛声与静谧的环境相融合,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露水在夜幕降临时逐渐凝结,使得虫鸣声似乎都变得低沉,增添了几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一句“更遇村翁说,生平未入城”则通过一位老农的话语,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老农或许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但从未离开过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这句诗流露出对乡村生活质朴情感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与怀念。

收录诗词(2)

超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东寺晤天逸兄,别来已二十六年,白头相对慨然有作

吴天楚地两茫茫,尺素难凭雁寄将。

隔绝五千馀道路,俄经二十六星霜。

只疑相对还成梦,敢定重逢在此方。

顾我青年悲失恃,羡君白发奉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渔父图

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长江一叶舟。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大地忽新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玄墓看梅二首(其一)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玄墓看梅二首(其二)

石墙茅屋老梅丛,仄径危崖处处通。

半岭人烟香雪里,下方鸡犬白云中。

溪边杨柳萌新绿,谷口栅桃缀小红。

还拟放舟明月夜,虎山桥北太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