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间花海之中,以杖藜代舟,信步而行的情景。首联“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中,“兰桡”比喻小舟,此处以杖藜代替,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行走姿态。千峰盘旋,磴道蜿蜒,步入繁花盛开的田地,画面生动,充满生机。
颔联“晴云度影迷三役,暗水流香冷一溪”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幽美。晴空中的云彩投下阴影,仿佛迷乱了尘世的劳役,暗流无声地流淌,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溪水显得格外清凉。这两句通过光影和气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颈联“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转而描绘了山林间的另一番景象。僧寺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部分人家则坐落在夕阳西下的地方,温馨而和谐。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则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他继续攀登至朝元阁,俯瞰四周景色,只见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覆盖了过去的题字。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
综观全诗,德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玄墓山间赏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与赞美。
不详
有《来鹤庵诗草》
石墙茅屋老梅丛,仄径危崖处处通。
半岭人烟香雪里,下方鸡犬白云中。
溪边杨柳萌新绿,谷口栅桃缀小红。
还拟放舟明月夜,虎山桥北太湖东。
才气真飞将,东南壁垒分。
长镵皋庑月,短褐孝陵云。
金尽还交客,诗成最让君。
深秋烟水阔,何处倚斜曛。
落日海门下,钱塘潮正来。
半江堆响雪,两岸起惊雷。
倾刻银山合,奔腾白马回。
夫差遗恨处,终乏霸王才。
隐几淡无虑,日斜偶启关。
鸟声寒过竹,树色静疑山。
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
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