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金莲池上用白居易寄韬光禅师韵

最爱翠鬟处,因之白足家。

鸟衔飞叶竹,鱼上落溪花。

倡和成陈迹,林泉自道芽。

上人者个在,不领一杯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生活图景。诗人以“翠鬟”、“白足”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秀发比作青翠的发髻,白足则象征着禅者的修行与超脱,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鸟衔飞叶竹,鱼上落溪花”,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鸟儿在竹林间穿梭,鱼儿跃出水面,花瓣随溪流飘落,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生与死交织的画面。

“倡和成陈迹,林泉自道芽”两句,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对当下自然之美的赞颂。诗人通过“倡和”这一词,暗示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而“林泉自道芽”则表达了对自然生长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仿佛林间的每一株新芽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最后,“上人者个在,不领一杯茶”一句,以禅意收尾,寓意深刻。上人,即为高僧或得道之人,这里的“个”字,既指代了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领悟。不领一杯茶,或许是在说,真正的智慧与境界,无需外在形式的装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韬光禅师答乐天诗韵

苾刍林下创开泉,结得茅庵自在眠。

官舍何妨辞玉粒,山池好在是金莲。

想他谢往招来日,仍此行云流水天。

何藉海宁称好古,苕华重见碧峰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一)

西湖自是宜舟处,风静波恬舟更宜。

最爱六桥阿那畔,兰桡缓著漫前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二)

南高峰复壮高峰,倒景都呈镜里容。

浓抹淡妆称未雅,合称青色两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三)

丽日轻风畅好春,苏堤花柳净无尘。

那禁即景生清悦,无易由言爱一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